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梦遇乾隆之清龙汉凤全集 第二百三十三章孙嘉淦伪稿案1

第二百三十三章孙嘉淦伪稿案1


推荐阅读: 人在洪荒,吞三千天道大佬她只想种花带着系统的生活专业剪红线[快穿]快穿撩人:偏执神明总想娇养我农家小福妻有法术我们这代人恶毒女配拿了白月光剧本月如皎皎天家小农女又谜又飒他的爱至死不渝陛下万万岁!

埋,接着又降旨赫免了被发配宁古塔的汪景祺及查嗣庭的亲属。
跟巴朗提起一个话题,她便能描述甚是详细的情节,她还告诉我汪景祺曾是年羹尧的幕僚,著有《读书堂西征随笔》二卷,称历代名将郭子仪、裴度等人较之年羹尧威名,不啻萤光之于日月,勺水之于沧溟。其实汪景祺就是过度吹嘘年羹尧而触到了雍正的肺管子,被雍正下旨,袅首示众,脑袋被挂在菜市口永世不得摘下。
乾隆为避免再发生以文字罪人的冤狱,批准刑部的建议,今后凡告发旁人诗文书札等悖逆讥刺的,如审无实迹,一律照诬告反坐。
后来见乾隆甚是平易近人,才渐渐变得胆子壮起来。还以为是历史有误。
现在看来,未必是历史有误,也许是乾隆的心态改变了也说不定。
乾隆十三年,乾隆觉得大臣们懈怠,是因为他十三年来政务上过于宽仁,再赶上金川战况不佳,又有班滚死而又生,因此盛怒下他杀了讷亲、张广泗、又命庆复自尽。
由于乾隆由宽转严,朝臣们已成了惊弓之鸟,乾隆一声令下,原来的朝臣与封疆大吏是静如处子,现在则是动如脱兔。
乾隆这几年对朝臣由宽转严,对百姓依旧是一如既往。普免钱粮、赈济灾民。在乾隆的心目中,其实更看重的是百姓对他的歌功颂德。
假奏折是假托协办大学士、工部尚书孙嘉淦名义所写,听说奏折上还有皇帝的‘御笔朱批’,关键已在社会上流传了数月。
乾隆命官员暗中追查,结果在全国十七个内地行省中都发现了假奏折的踪迹。关键这个假奏折是借孙嘉淦名义写的,孙嘉淦由于刚正不阿,以敢于直言极谏著称,响彻朝野。百姓对之十分敬重,因此以他名义所发的奏折,影响力相当大。
奏折指斥乾隆南巡扰民及金川用兵,直书’五不可解、十大过’,并遍弹满朝权贵,连已辞官的张廷玉、已故的鄂尔泰无一幸免。听说还指责孝贤皇后干政。并为张广泗鸣冤。
假奏折所写大都与事实不符,乾隆觉得应该不是出自朝臣之手。乾隆一直以为自己爱民如子,是个好皇帝,这道假奏折完全否定了乾隆登基以来的所有功绩,他顿时觉得这些年的苦心算是白负了。因此异常生气。
乾隆正动怒之时,湖广罗田县出了个叫马朝柱一个人,竟秘密组织反清起义。编写、散发《诏书》和《檄文》,说‘西洋出有幼主,名朱洪锦。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可统掌山河,普安社稷’,不到数月聚集教众已达数百人。
乾隆闻奏大惊之余,他没想到,他以为会爱戴他的父老子民,竟暗中想着怎么反他。
之所以弄到如此地步,皆因即位以来,实行宽大之政所致。当官的不能惯,老百姓同样也不能惯。
乾隆拍着桌子叫道:“皇帝就是民贼呀。”
乾隆即刻派军队围剿,马朝柱事先得到消息,逃逸了。这次乾隆的心不再软了,传旨马朝柱的家眷及教众全部正法。原本的子罪不及父,父罪不及子也成了一句空话。
马朝柱尚未抓到。江西南安府上犹县又出了个何亚四,何亚四种地时,刨出个瓦罐,里面装着三百七十两银子,如果何亚四拿着这些银子,好好过日子,或者做个小买卖,可能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偏赶上村里来了个福建人叫李德先,自报叫李开花,能书符召将。说何亚四是个大贵人,李德先迎着风头插了一杆大旗,说若能拜开大旗,即是大贵之命,何亚四一拜,果然拜开了。李德先又用锡块刻山河二字。烫在何亚四手上。假称天生异相。辗转纠结多人。密谋造反。还没等举事,就被清廷知晓了,平定时,何亚四也跑了。
乾隆觉得马朝柱在逃,何亚四也在逃,真是君臣蒙羞,好在没太打乾隆的脸,没过几日,何亚四在其家附近一座深山内,被擒获了。乾隆觉得两宗案子,虽然没有太大的危害,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必须杀一儆百,何亚四情罪重大,既经抓获,于审明后,即加之极刑。其余从犯,次从犯,也不必分别末减,一律正法。一


相关章节: 第二百二十六章张廷玉风波第二百二十七章纯贵妃示好第二百二十八章皇太后训斥第二百二十九章孝贤皇后弟弟第二百三十章第一次南巡第二百三十一章魏清泰卒第二百三十二章捕蝗虫第二百三十四章孙喜淦伪稿案2第二百三十五章河道亏空第二百三十六章河堤冲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