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375 颉利求和

375 颉利求和


推荐阅读: 牧农仙人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大明求生记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

“大汗,眼看就要进入冬季了,我们和唐军一时难分胜负,更可拍的是我们的粮草已经见底了,向长安求和吧!”赵德言开口道。
赵德言,隋末唐初人。中原战乱,他北投突厥。被颉利可汗重用,本来突厥习俗简单,治理简便。
颉利可汗听从赵德言的建议,加强可汗的权力,使突厥变得空前强大,赵德言自然水涨船高,成为了颉利的第一心腹大臣。
“混账,我们是长生天的子民,岂可向汉狗求和,你这条汉狗吃里扒外,看我不打死你…”颉利的长子叠罗支一言不合就要对赵德言拳打脚踢。
“王子,向长安求和并不可耻,大丈夫能屈能伸,李世民不是也曾向大汗求过和吗?待我们熬过这个冬季,再向唐朝报仇便是…”
“叠罗支,你给本汗闭嘴,赵先生是我突厥的重臣,岂是你能够随意诽谤的,还不快想先生道歉…”颉利勃然大怒道。
叠罗支看见颉利那冰冷的眼神,忍不住浑身颤抖,只得低头向赵德言道歉。
见叠罗支道歉,颉利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又开口道:“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各个首领早就不想打了,那还有什么不同意见,自然都借坡下驴同意了。
颉利自然也看出他们不想打了,关键是他自己进过这几场大战,也丧失了战胜唐军的信心,连遭打击的颉利权衡了许久便点头同意了求和。
颉利遣执失思力为特使,代颉利入长安向李世民谢罪请降,全让漠南之地,愿举国内附,以求唐皇宽恕,两国和解罢兵。
颉利今日之举,尽是效仿当初的李世民,在他看来,现在隆冬已至,只要今日他主动求和,李世民必定应允,而他便有了喘息之机。
只要给颉利一个冬天的时间休缓,待来年开春,草青马肥之时,他便可转战漠北,重回金山汗庭,以求东山再起。
当突厥特使执失思力带着颉利求和的“诚意”来到长安后,李世民对颉利的意思倒也颇为重视,当即下令,命鸿胪寺卿唐俭为使,持节前往,至铁山抚慰颉利。
所谓抚慰,不过是安抚之意,至于颉利求和的请求,李世民并未一口应下,而是命唐俭前往商谈。
一来是为了探突厥军虚实,二来是为稳住颉利,以免其狗急跳墙,死地求生,反倒反扑,叫唐军损失惨重。
当鸿胪寺卿唐俭率众来到铁山时,已是贞观三年末,正月将至。
此次出使的唐俭与此前的郑元寿不同,唐俭乃太原时的从龙功臣,李世民心腹肱骨,李恪得知唐俭将至,便亲自出帐相迎。
唐使到来,先拜见了主将李靖和李恪,这是规矩,开国元勋唐俭也不可例外,唐俭千里迢迢到了突厥铁山,本欲先往李恪大帐拜见李靖李恪,可还没等他到李恪处,李恪竟先出来迎他了。
唐俭虽为李世民心腹,亦曾官拜宰相,但无论如何,他在李恪的面前永远是臣,而李恪却是君,唐俭见李恪出迎,连忙上前。
“微臣出使,岂敢劳殿下出迎。”唐俭远远地看到李恪的身影,上前附俯身拜道。
李恪将唐俭扶起,对唐俭笑道:“莒国公千里出使,为国辛苦,本王既在突厥,自当出迎。”
“此次莒国公为使北上,想必是带来了父皇的意思,却不知父皇对颉利求和持的是何态度?”一阵寒暄之后,李恪还记得自己来寻唐俭的目的,问道。
李恪发问,唐俭看了看四周,见并无旁人,于是如实回道:“颉利求和,究竟有几分真假尚且不知,陛下命我前来便是试探一二。”
李恪闻言,点了点头道:“颉利此次遣使进京,恐怕求和是假,拖延时间才是真。眼下两国大战,我大唐占尽先机,突厥却在南线节节败退,颉利欲借求和之机休养生息,以待来年东山再起。和谈之事,莒国公还需谨慎。”
唐俭听着李恪的话,慢慢地他似乎理解在他自长安临行前,太常寺卿郑元寿同他说过的话。
“汉王久居边陲,于突厥之事颇有见解,茂约兄此次北上若有不决者,可多往汉王处商讨,当有所得。”
起初,当郑


相关章节: 370 决战(二)371 决战(三)372 决战(四)373 决战(五)374 决战(六)376 兵不厌诈377 传国玉玺378 杨政道379 大获全胜380 战后影响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