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485 心态失衡

485 心态失衡


推荐阅读: 牧农仙人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大明求生记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

李恪道:“这便是了,魏玄成入东宫当差,除了魏玄成那张毫不容情的嘴,太子还能得到什么?魏玄成为人刚直,眼中可揉不得沙子,以太子之行,待魏玄成去了,东宫多少还要热闹上几分。”
席君买问道:“殿下就不担心魏征敦促之下,太子痛改前非吗?”
李恪笑道:“东宫属臣于志宁、杜正伦、孔颖达一众,谁人不是坦荡君子,若是劝谏之法可行,太子早就归于正途了,又何至于落得今日这般田地。”
李世民对李承乾寄望甚高,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崇文馆学士孔颖达,无一不是朝中名臣,海内大儒,在规劝教导太子之事上从无惫懒,但结果如何也都是有目共睹,又怎会因一个魏征,便大有改观。
而且李恪还有一处用意,是他从不曾对旁人说过的,那就是为了激恼李承乾。
李承乾与李恪同龄,不过二十,正是意气之年,也是最为叛逆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李承乾若是同他好生商量,让着他几分,兴许他还能听得进去话,可若是凡事直谏,动辄加以为君不道,桀犬哮日之语,李承乾能听得进才是怪事。
一位二十来岁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成天有几人像苍蝇一样在你耳边对你说,“你应该这样,这样才是对的,你怎么能够那样呢,那样是错的…”
别说是一国太子,无论这事发生在谁身上都受不了。
太子府本来就有一位忠正直言之人,他便是东宫少詹事兼右庶子张玄素。
历史记载张玄素见太子李承乾游玩不学,张玄素便上书谏劝他。张玄素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苟违天道.人神同弃。慎终如始,犹惧渐衰,始尚不慎,终将安保!”
但李承乾不纳,继续游玩如故,张玄素又上书谏劝太子,应该“学文以饰其表”,不可“骑射数游,酣歌戏玩,苟悦耳目,终秽心神。”
李承乾仍不纳…
张玄素见李承乾劣性不改,一度又游宴深宫,久不见宾客。张玄素又上书谏劝太子应以国事为重,引见宫臣,“广置群僚,以辅睿德。”
张玄素一再进谏引起了太子的厌恶与仇视,于是派人暗杀他,不是他运气好,早就一命呜呼了。
一个张玄素李承乾就受不了,现在又加上一个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魏征,想想就觉得害怕。
魏征此人,向来直言惯了,而李承乾素来我行我素,依着这两人的性子,日后相处,多半是魏征往东,李承乾便偏要往西,魏征往北,李承乾便偏要往南,如此一来,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如何坐得稳?
李恪和席君买正在说着,门外的杨元宝走了进来。
“殿下,吏部传来的消息,东宫的官职有变动。”席君买把手中的一封密信递到了李恪的手中,对李恪道。
李恪闻言,当即自杨元宝手中接过了密信,打了开来。
“殿下,东宫之事如何?”席君买上前,对李恪问道。
李恪将手中的密信揉作一团,递到了身旁秋香的手中,要到秋香拿去处理干净,而后对席君买道:“正如本王所愿,父皇调朝中谏官入储宫,除魏玄成兼太子太傅外,又以李百药为太子左庶子。”
席君买闻言道:“魏征、李百药,二人都是当世名臣,一部堂官,外加太子府原本的属官长孙无忌、李纲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杜正伦、王仁表、崔知机等人,太子府正是人才济济,陛下对太子,当真是仁至义尽了。”
李恪笑道:“太子潜邸之臣,无一不是名声在外,可纵是如此,又能如何?名声越大,越难驾驭,越难为太子所用,最后只会使得内外失调罢了。”
李承乾不同于李恪,李世民对李承乾太过关切,然关心则乱,李承乾的臣子,在入东宫前俱已是功成名就,身居高位,他们虽在太子府下,但都是李世民的人,谁又会记太子之恩。
而且这些人中除了长孙无忌,其他人都是因为李承乾是嫡长子,出于礼法才支持他的,他们都是礼法的维护者,所以他们根本不能算李承乾的心腹。
而长孙无忌是因为利益才支持李承乾,如果


相关章节: 480 太子坠马481 蠢蠢欲动482 李泰在行动483 李世民的怀疑484 李恪的谋划486 魏王发怒487 高昌王488 急躁的高昌王489 河东薛氏490 袭扰后军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