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求生记 第十二章 明朝府试(下)

第十二章 明朝府试(下)


推荐阅读: 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傲视秋霜

以正己而率人,时而在上,行之不骄,时而在下,行之不忧,秉道无私,虽天子钦其学术之正大。(后二股)
是故于二为时舍而行者,非等在田之优游;于四为及时而行者,不啻跃渊之慎动。(束二股)
且以时行者相奉时之主,而三亦同于五之后天;以偕行者释其偕极之衍,而三不同于上之终亢。然而三之终日乾乾,固合六位时成而行之乎!此法之道然也。”(收结)
大功告成,收笔。
为何章子俊这样胸有成竹,不紧不慢答题如泉,一气合成? 因为在章子俊的电脑中有整个明朝南北,顺天府、应天府的考题目录及明清时期优秀八股文鉴赏三百篇。
虽然知道景泰初年顺天府府试题,却没有答题,只是一个总编目录,这就够了,提前知道了试题还怕写不出好文吗?结果在康熙三十八年江南乡试中,出的就是这题,一模一样而此答题就是当年乡试第一名的方苞所作。
传统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加起来也不过十数万字。而明代的科举又异常复杂,从县试,府试,院试的童子试,到乡试,会试,殿试,一个士子想要考取进士,通常要经历六种等级的考试。”四书五经“上整段整章的句子,前人几乎都出过题目。也难免会有考生默记了佳作,而考官却疏忽的情况发生,因此为了杜绝这种情况,“截搭题”这一题型就此而生。
章子俊暗暗道:“可不能怪我啊,出题出到最后,无题可出了,以后还有截答题也出来了,就是说,出题的句,必在”四书五经“上,到明朝后期所有能出的句全出完了,考官只能出断句,把两个不相干的句放在一起。”
如果碰到题目是“皆雅言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这样的,那么就是任你才高八斗也只有傻眼了。其中“皆雅言也”是《论语-述而》的“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的后半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则来自《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的首句,这种全无逻辑联系,相互完全不存在的联系的题目,则被称为“隔章无情搭题”。
《儒林外史》中写道:”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摑一掌血。”由此可见,八股的技巧要求之高。
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见多识广加上未卜先知,有些坑可以预先躲过,有些事胸有成竹。“玛德,明朝怎么没有彩票,要是有,分分钟弄个几百万两银子花花。”章子俊一边走一边想,每一次考试都会出现有人欢喜有人哭的场景。
现在考院外就是这样,有考生坐在地上撒泼打滚的,也有大喊大叫表示不服的,这还没开榜先闹上了。可见这些考生没考好。
一个府试,考了二天一夜,写了两篇八股文,四篇试帖诗,默写“五经”中书百数字。要说不累那是假的,不是体力累而是身心累,光考场上这种气氛就够累的。
可以说,章子俊是摇摇晃晃出的考场,便见到了小妹拉着小弟,二宝赶着李福宽的大青驴车来迎接,此时不知为何,章子俊内心一丝感动,想不到自己还有家人“亲人”,而不是孤独一人,看到小妹拉着小弟向自己直奔而来的情景,章子俊再也按耐不住眼泪,夺眶而出,竞呜咽起来。
还是二宝已是大人模样,懂得安慰在驴上喊道:“少爷考得不好明年再来,咱们回家再哭。”
章子俊被听乐了,仰头对着二宝道:“今天全家去醉仙楼吃肉末烧饼、独面筋去,这点钱少爷不省了,让你们吃个够。”
只听小妹小弟一阵欢呼,一边一个拉着章子俊的手就跑。
而章子俊心思却沉重起来,二宝现在十四岁了,小妹十岁,小弟六岁,天呐,想不到来到明朝除了要给自己求生路,还得养活三个孩童,这一路过来,到现在为止没有饿死,冻死,也算是奇迹了,细细一想,平时身上的衣服是小妹洗补的,平时的饭食是二宝弄的,这一下章子俊


相关章节: 第七章 分析时局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九章 章子俊为了生计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盐第十一章 明朝府试(上)第十三章 诗会百态(一)第十四章 诗会百态(二)第十五章 诗会百态(三)第十六章 诗会百态(四)第十七章 诗会百态(五)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