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求生记 第七十三章 语不惊人誓不休

第七十三章 语不惊人誓不休


推荐阅读: 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傲视秋霜

拨款了。
李贤正在内阁汇同兵部尚书王复及会昌候孙继宗集议,如按章子俊所议此计固然良策,但须主将得人,镇守大同总兵官彰武伯杨信熟知地利,宜召还回京面议,让修武伯沈煜代其职。
午后,文华殿“小经筵”开始,人员一下子少了许多,全场的全是跟收复河套有牵连的部门,气氛相对轻松,李贤主持开始,还是由章子俊主讲,在此前,章子俊在工部朝堂关于目前的大明兵器询问了解了一个大致,在等待下午的“小经筵”时,又跟兵仗局的主事了解火器的情况,问题很大,所以开讲时直接拿出了早就用毛笔画好的几幅草图,这是目前敌我双方对仗时的排兵补阵图,让大家传阅。
作为督五军营戎务,兼掌后军都督事,兼督十二团营,主持经筵事的会昌候孙继宗看后,然也,不知道章子俊接下去想做什么。
章子俊要说明的意思是,大家请看,我大明军对仗鞑靼骑兵往往是排场大,收效微,而河套地区鞑靼骑兵或东或西来去自如,要想扭转必先固边镇,用小股精锐主动出击,而目前一味防守不足取,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动出击,贼据河套侵扰边夷英宗欲征而不果,使吉囊居为巢穴。套贼不除,中国之祸不可量也。
固边镇怎么个固法,就要说到有一种防卫利器,能随意移动轻便的大炮,目前我朝的“守城炮”太笨重,移动困难,那么就要研制一款小巧轻便的火炮出来,接下去改良火枪,增加射程。
只见章子俊又拿出几张图纸给兵仗局主事看。
当章子俊了解此时明朝还没有后世的弗朗机炮时,心中就有想法了,弗朗机炮进入明朝还要等到正德年间,广东水师跟荷兰人打了一仗缴获了二十门后才大规模仿制。
此时就先拿出来用,对于当前来说,制作并不困难,没有技术难点,还能有改进的空间。此炮小巧轻便,一匹马能驮二门,分为主炮和子炮,另外把现有的大炮改良,轻量化,按上双轮,能用马匹拖运,这样机动性增强,在野外可随时展开,发动进攻,从而削弱鞑靼骑兵的机动性。
章子俊脑子里面早就有了一套改良火器的制作方案,在穿越前村头维修农具的小工坊,如果做一把火枪,也比当前手工打造的好百倍。问题的关键在于切削上,没有机床的加入,做什么全是榔头敲,敲出来的火枪要么炸膛,要么漏气。
对于章子俊的这些想法,首先大家不太认同,在没有看到实物前,想要用一张纸说服古人是很难的,特别是有着带兵经验的孙继宗, 能随意移动轻便的大炮根本不可能,白日做梦,想要大炮射程远,势必增加炮重,就说目前的守城炮长三尺有余,重二千多斤,装药一斤多,能打出二里地,几十人才能移动, 而章子俊说,能打出二里的炮,重量不会超过五百斤,这还是用现有的炼铁,而不是用钢推算的。如果能利用几百年后的高炉炼铁技术,加上转炉炼钢,那么能打二里的炮只是单兵武器,一个人就能扛着跑。
兵部尚书王复道:“难道章大人会造炮?”
章子俊回道:“然也!还能造火枪,还能把目前的火药威力提升,不过下官不想造,那是工部的事宜,怎能让翰林插手。所谓名不正,言不顺。”
会昌候孙继宗急急道:“这有何难,章大人如能营造出大炮,边患不就平定了吗?”
章子俊道:“首先不是想造就能造,先要有练钢铁的工坊,没有好的钢铁造不出好炮。”
内阁跟陛下一阵商讨后,由内阁彭时宣布陛下旨意,加任章子俊为工部左侍郎,分管兵仗局,主持一切营造事宜,先营造弗朗机小炮三门,钦此!
章子俊这才罢休,妥妥地三品大员啊,没好处谁愿意干啊。
首先是选址,要解决动力问题,对于动力,章子俊早就想好了利用伟大的发明,水堆驱动,就在东郊出朝阳门七里地,此处一条小河边,此小河直通大运河,水流喘急,是一个制作工坊的好地方,可是这里的地属于定国公徐永宁家族所有,章子俊可不管这些,上书就要


相关章节: 第六十八章 两宫尊号之争第六十九章 这样的日子第七十章 皇上废后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七十二章 引起争议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干了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七十六章 万贵妃后宫弄权,章子俊被贬回家第七十七章 观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七十八章 观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