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求生记 第一百章 中央巡视组(下)

第一百章 中央巡视组(下)


推荐阅读: 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傲视秋霜

部尚书张凤,张凤此人安平人。宣德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统三年迁刑部右侍郎。以主事擢侍郎,前所未有。正统四年被任命提督京仓。正统六年三月改南京户部右侍郎,正统七年迁本部左侍郎,十二年兼理南京粮储。因张凤为官非常古板、谨慎善热潮,故有“板张”之称。
到了景泰二年迁南京户部尚书。景泰四年又改任南京兵部尚书。次年召任户部尚书。可谓是官场老油条。曾以灾伤蠲赋多,国用益诎,乃奏请准轻则征租,不惟永绝争端,亦可以少助军饷。得到景帝赞许。英宗复辟后,对这种景帝之人不喜,又被踢回南京户部,仍兼督粮储。
张家跟姚家是姻亲关系,而且是亲上加亲的那种,张家女嫁入姚家,姚家女也嫁入张家,可谓关系深厚了。
王家也是山西世商,朝中也有人,任都督佥事徐恭,后改总督漕立,镇守淮安。天顺元年迁右都督,仍旧总漕,王家不光是徐恭一人,另有朝中大佬浚国公陈懋,英宗北征被掳,景帝立,诏陈懋从福建班师。加太子太保,掌中府,兼署理宗人府事。这可是顶天的勋戚。
姚家跟王家是文武对决,朝中都有大佬撑着,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让谁,姚家掌握着粮储,王家掌握着漕运。就在胜芳镇展开了一场商界大决斗。
商场如战场这句话可不是后代发明,自古就有,并延升到兵法三十六计,比如,浑水摸鱼,偷梁换柱,走为上策,无中生有,金蝉脱壳,笑里藏刀等等计谋,在古代的商场上,可不是后代那样有法律保护,特别是这些大商贾比拼的是财力、人力还有后台,一个不小心不是失财,而是灭门。
姚家有粮运不出去,被王家通过朝廷在胜芳的巡检司卡着,别看这个小小巡检司,只有从九品芝麻官,在胜芳镇就是朝廷的象征,所有水陆运输都要有巡检司出具的通行证才能运输,不然就是走私。在胜芳镇另一个朝廷象征就是驿丞,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迎送之事,镇中的孔庙旁还有一个未入流的朝廷教谕处。
姚家当家的是姚雍,天顺元年中举后二次进京都没有再进一步,家父姚允暹年岁老迈,以难胜任家族生意,姚雍接替了家父主持家族一切,古代做生意全是整个家族一起上,而领头的只有一个,反看王家同样是一个家族,为了能把家族生意做大、做稳,都很注重族内从小孩起,在自家族学里面读书,在家族里面只要有一个人考上进士,为官后维护家族兴旺。
而王家主持家族内一切的却是王小姐,说出来不信,王氏年芳二十五岁了,至今未婚,从十七岁起就主持整个王家,可以想像在古代二十五岁未嫁是什么概念,像王家这样的大户人家,一般女子过了十岁就要婚配,等到十四岁时就出嫁,最迟也不能过二十岁,女子过了二十还没有婚配的话,很难做人,是不是此女子脑子有问题,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病,或是相貌奇丑无比等等这些传言就会满天飞,这样再想嫁人就难上加难了。
这些传言在王氏这里全不对,王氏非常聪明能干,美貌如花,特别是在做生意上具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天赋,从小在族学里面读书,要不是女儿身,妥妥地能考取进士,十六岁时曾作过一首诗就能看出王氏的学问。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王家在山西就是大商户,永乐年间王小姐的父亲在家族的帮助下来到这里,创办北直隶商号,不想生意越做越大,加上王小姐从小有经商头脑,在关键之时善于把握方向,慢慢地就接管了家族生意,成了北直隶有名望的巨贾,可以说富可敌国了。
这几年下来,也不是王小姐没想嫁人,因为自视甚高,一般的人家还看不上,也有门当户对的,可一看人就不对了,不是歪瓜劣枣,就是胸无点墨,无奈一直拖延至今。
https://www.xddxs.co/read/49828/3008668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


相关章节: 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烂十里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罢职离任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乡村第九十八章 筑城为了自保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视组(上)第一百零一章 胜芳城械斗(上)第一百零二章 胜芳城械斗(下)第一百零三章 为家族而活第一百零四章 胜芳城瘟疫(一)第一百零五章 胜芳城瘟疫(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