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求生记 第一百零五章 胜芳城瘟疫(二)

第一百零五章 胜芳城瘟疫(二)


推荐阅读: 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傲视秋霜

人数增加,也不得不为之了,因为这个霸州知府已经急红眼了,眼里充满着杀气。
起因是陶鲁的奏疏发到了京城,朝中大惊,连夜就发出文书,派兵把整个霸州给封了起来。可见瘟疫给古人的惊吓不是一点点,而是生死攸关,只要瘟疫爆发,朝廷就会封锁一地,直到疫病消失,在这段时间内,被封区域内的人,自生自灭。因为有史记载,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河北大水,次年三月疫灾。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 。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江淮一带大疫。瘟疫大作,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 。
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浙江永嘉地区大疫。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
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闰正月,元军包围了临安府,德佑二年闰三月,临安府大疫。死者十九 。
这样的瘟疫记载,人人避之不及,霸州距京城那么近,朝廷不得不“痛下杀手”,牺牲一地,保全一方。
章子俊想不到朝廷对待疫情是采取这样的方式,最大的失策是让陶鲁去写奏疏,而陶鲁没有把此次疫情讲明白,病起霍乱,陶鲁统称为瘟疫流传,还用春秋笔法形容,爆发凶猛之类,已到了十室九空。陶鲁的奏疏中主要是让京城尽快运来药石,粮食等,可是结果适得其反,却是派兵封围,把霸州逃出来的饥民全部赶回,如果强行逃离,不管是谁强弓射杀。
霸州这场时疫来势汹汹,主要传染人群就是整日在街坊间行走的那些“江湖人士”,饥民乞丐,寺庙道观,这些人群到处排便,吃食上生冷不忌,前几日还在坊间争勇斗狠,目前病死一大半,剩下的更是城中动乱之源,杀人抢夺,无恶不作。
不少大户人家,安保自守,小门小户结堡守卫,到了最后瘟疫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险恶。
半月后胡靖及霸州知府早就进驻姚家大院,而章子俊带着陶鲁直奔王家大院躲避,起码这二家府中还有粮食可食,不会被饿死,王家也是很无奈,悲喜交织,家中住着朝廷大员,起码在人身安全上有了一层保护膜,悲的是家中也有疫情,已有佣人丫鬟得病。王家上下二百多人已经到了惊恐之鸟状。
此时章子俊正对着王家小姐、几位叔伯道:“本官懂一些医病防疫之法,让大家不要惊慌,其实很简单,把左院腾空,当作隔离病人之用,一定要遵守病从口入为预防,不喝生水,不吃不洁之物。”在外院一处竹林边上深挖几个大坑,把院子各门各人,粪便之物集中倾倒,周边用石灰水消毒,好在古人的大户人家,院子巨大,王家又是深宅大院,做这些腾挪有余。
瘟疫起时,首先是一片慌乱,接着是惊恐,最后是麻木,瘟疫的可怕不是传播的速度,也不是死亡,而是不得其法去防治。
王家目前的状况就是这样,得病的不管是谁,全部要隔离,没得病的惊吓怕了,得知是从吃食上感染的,就不吃不喝,弄到最后,不是得病而死,而是被饿死了,用章子俊的话来说,活人真的被尿憋死了。
王府中的郎中是一位行脚郎中,几年前经人推荐从关中来到王家的,姓周行医世家,家传祖方是一味“保宫丸”,专治女人“血崩”之症,很有奇效。周郎中平时在王家药铺坐诊,兼顾王家大院内的诊治,医治一些头痛脑热,调理家主内各房主事等疾病,疫情发生后,搬入王家。
章子俊的到来,首先是查看王家的医房,就这样跟周郎中相识。这几年来,每有空暇时,章子俊最感兴趣的就是看书,不看别的,就看这些明朝刻本的古代医书,多少也了解了一些当前的医学,得出个结论,凡是由病毒细菌性引起的疾病,无药可医,只能等死,比如天花、麻风病、痨病、疟疾、伤寒等,能治愈只是一些非传染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如一些关节炎、皮肤的浅表化脓性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感染性腹泻等。
就说说这个霍乱,能治好,可是对于吃不饱饭的


相关章节: 第一百章 中央巡视组(下)第一百零一章 胜芳城械斗(上)第一百零二章 胜芳城械斗(下)第一百零三章 为家族而活第一百零四章 胜芳城瘟疫(一)第一百零六章 胜芳城瘟疫(三)第一百零七章 胜芳城瘟疫(四)第一百零八章 胜芳城瘟疫(五)第一百零九章 胜芳城瘟疫(六)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