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求生记 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护

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护


推荐阅读: 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傲视秋霜

其中充斥着古代官僚体系里的潜规则。古代官员不搞实业,不搞投资,衙门公账上也没有公务接待的预算,那么,这笔“招待费”该从哪出呢? 说白了,不外乎是向老百姓加收杂税,“取之于民”。 根据《萍州可谈》记载,北宋监司的办事处设在杭州。监司们换了一批又一批,这个去了那个又来,为了安顿这些中央特派员,杭州地方政府专门安排一名副职负责接待这些监司。苏东坡在杭州当通判时,就负责过接待工作。不过,苏东坡的酒量有点糟糕,为了让上级领导开心,苏东坡往往会喝得酩酊大醉。长久之下,苏东坡身心俱疲,发牢骚说这个差事真是“酒食地狱”。
官场的权力分配,要遵守一种基本原则,那就是:上级对下属的考核和监察。
不是每个下属都办事得当,因此许多屈居人下的官员想到了另一种办法,那就是讨好乃至逢迎上级。久而久之,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成了下级官员的“分内之事”。由此,能否做好公务接待,成了官员能力的重要指标。
比如在景泰年间,浙江有个政绩不错的县官,省级的领导对县官的印象不错,准备拉他一把。某次,省级领导外出视察,途经这个县。县官比较懂事,早就将供给准备齐全。不过,县官忽略了省领导身边的小吏,没将小吏安排妥当。领导莅临县城之前,小吏从中作梗,暗中撤掉了县官准备好的供给。县领导来到县城后,觉得县官有意怠慢,大为光火,后来便找个理由参了县官一本,撤了他的职务。
特别是明朝时期,巡抚出巡期间,沿途地区的州官县官,必须恭恭敬敬地跪在官道上迎接上司,风雨无阻。如果时运不济,赶上下雨下雪,这些州官县官难免“陷膝污泥”,狼狈不堪。
就在当今通政司叶参议陪着大理寺的高官卿熊概去东南巡视。一行人来到嘉兴后,地方官将他们安排在公馆中。卿熊概见公馆破破烂烂,觉得自己受到怠慢,命令手下将负责接待的小吏痛打了一顿,打完之后还骂骂咧咧不肯善罢甘休。叶参议心下不忍,背地里对那些挨揍的小吏说:“你们就当是长教训了吧,早年我也像你们一样,受了许多打骂,这才混到今天的地步。”
早在永乐一朝,就有人抨击这种现象:“朝廷每遣一人出差,即是其人养活之计,诛求责取,至无限量”。在所有中央下派的特派员中,属“钦差”的地位最高。地方官一听说钦差大人即将到来,无不望风迎接,生怕比其他同僚慢一步。至于公款吃喝、公款送礼,早就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是公务接待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提起公务接待,总是离不开饮宴娱乐,每次接待上级,都要准备‘戏宴’两班,将上级领导安排在上席的五桌,将领导的随从安排在中席的十四桌。上席准备的菜肴相当高端,必有燕窝烧烤;中席稍次之,但也有鱼翅海参。不论寒暑,这种“戏宴”都会持续到后半夜,在宴席结束后,请客的地方官会将贵宾逐一送出,将他们扶上马车,“逐次揖送”。这还不算完,等领导们回到下榻的公馆,地方官还要安排手下小吏按照名帖,前往公馆“道乏”。什么是“道乏”呢?
说白了就是让小厮跟领导道晚安:领导今天的安排还满意否?领导明天的行程是怎样安排的?领导早些休息云云。每次“戏宴”,从请戏班、打赏下人到准备菜肴、美酒,大概要花上二三百金。
正所谓“凡有陋规之处,必多应酬。取之于民,用之于官,谚所谓‘以公济公,非实宦橐’,历久相沿,已成常例”,官员们迎来送往,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
因此章子俊很清楚这些把戏,不光是在明朝了,到了五百年后,还是有这样的陋习,所以就不得不推脱,说是在赴任途中,不能耽搁太久,好不容易脱身,离开了邳州继续南下,这一次的路线是从运河,在江阴进入长江,到南京后,最去会会南京的那些人,还要在南京的户部交接一下碟牌官凭文书,接着从长江一路逆江而上,进入后河后,去往巢湖就能到达庐州府


相关章节: 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争斗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储风波引出惊天之语第一百三十七章 装做不知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缨怒杀焦海熊(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缨怒杀焦海熊(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争权(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争权(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争权(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资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