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求生记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五)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五)


推荐阅读: 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傲视秋霜

人情也想弄进去。而现在不一样,你看东门边上桥头花子婆随便支个摊卖水、卖茶叶蛋、卖煮玉米棒子每日的收入能抵上先前那些差役半月的工钱。
你看那平日里在弹棉巷的地痞刘大麻子,以前到处收保护费,偷鸡摸狗弄的整条街上最无店家开铺子了,现在就不同了,在街巷口弄了一个堆场,刘大麻子带着手下一大批混混,全在河滩挖河沙换钱了,苦是苦点,可只要把河滩里面的沙子挖上来,就能换钱,这就等于是在捡钱,比以前到处收保护费感觉还要省力,而且不用动脑子。
在城外每一条路边上到处是小摊子,有许多修车铺子,支一个小煤炉打铁的,还有买卖些吃食的,歇脚喝茶水的、什么馒头铺、包子铺、烧饼铺慢慢就形成了一整条街。
在十八里窑村,在这里每家每户都起了窑子,只要起窑子就是起了一个聚宝盆,有烧砖瓦的,还有烧制各种瓦罐水缸的,最多的就是烧制瓷碗,最近又有了一种新产品,瓷砖,平平整整有大有小,另有造型很不一般的水池,还有马桶,这马桶有点意思,能用水冲洗没臭味。而在隔壁的上河村河边上,却是水车连绵河沿十里地,在这里大都是商人、士绅、大户、官宦人家经营的水泥厂、木材加工厂、炼铁厂、造船修船厂、炼油厂、大大小小的打铁铺子。
再往肥西看,这里的产业更加丰富,除了以往这些外,还有更多的家庭作坊草编、芦編、竹編、家具、酿酒、养殖等等。
何老头家住在派河边上,本是打鱼为生,目前改成在河滩地上养起了鸭子,光去年的鸭蛋做成了皮蛋、咸蛋就成了整个村的首富,养的鸭子有上千只,知府特别发文说,像何家的这种养殖不收一文税,还鼓励同村的村民可以多养鸡鸭牛羊猪,也不会收取牲畜税。所以何老头准备今年再多养一倍的鸭子。
现在庐州能有这样兴旺,最重要的还是官府的手段,章子俊几乎推翻了以往所有明朝的那些管理模式,在明朝如果要把生活过的好,首先就要有地,地里可产出所有一切,这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把土地当成了财富,试想如果一家人没有土地的产出会是什么样,因为没有粮食就没有吃,因为没有粮食就没有了穿,粮食可以交换许多生活必须品,粮食就是根本。
而如今的庐州,就有一大半人没有土地也能有吃有喝,日子过的很富足,这就是资本社会的萌芽在庐州体现了。
既然土地这么重要,以往有权有势的人家就会大力兼并土地,造成了无地农户越来越多,成了佃户、流民。这批人的生计就无从着落,等到活不下去时,就会揭杆而起,这就是最大的矛盾。可章子俊首先给这一批人寻找出路,就带动了整个商业的繁荣,加上在上任后,庐州境内停止了民间土地买卖后,鼓励新垦,推动房地产兴起,带动了许多行业急需用人,要用人就的发工钱,而不是以往的家奴模式,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打工阶层的兴起,提高了这些人的收入,生活条件变好了也就自然地带动了消费,有了消费需求又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商业兴旺变相地推高了房地产业,这就是一个循环过程。
在这个循环的中间,官府不能去插手打压,要按着市场自然的走向去发展,官府也不能在源头上去收税,比如王老汉家编制了一只箩筐要去街市上卖,那么官府不能在王老汉采办原材料时就去收税,不管什么样的税都是对王老汉一笔额外的投资,等王老汉编织好了箩筐后,在卖出前也不能有进城税、过路税、交易税等,但凡有了这些税费后就会推高箩筐的价格上涨,所以官府要指定一个交易场所,出租摊位来替代官府的收入,也不要去管王老汉到底能卖出多少箩筐,也不要去管他除了卖箩筐外还卖簸箕,这样的好处是用很少的人去管理,避免了以往差役的人数,养活一个差役成本远远大于管理开销,得不偿失啊,而现在把这些人集中起来了,一个市场内有几百个商摊只要几个差役就管好了,而且街市上也没有了乱像,弄得到处是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讲(下)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七)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八)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九)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