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求生记 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学之争(中)

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学之争(中)


推荐阅读: 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傲视秋霜

在孔庙之地,才子遍地,名士辈出。人们行为放旷,饮酒、服药、敷粉、着奇服、裸身,以求从对身体的修饰中得到对精神的安置,在个体存在中达到永恒生命的不朽。
五石散由赤石脂、白石英、紫石英、石硫黄、钟乳五石所制。 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千金翼方》中说:“更生散,治男子女人宿疾虚羸、胸肋递满、手足烦热、四肢不仁、饮食损少、身体疾病、年寒乍热,极者著床四、五十年,服众药不瘥。此治万病,无不愈者” ,五石散能治病。受道教炼丹养生思想的影响,古人相信石药胜于草、木药,认为于草、木可腐,而金石形质长久不变,认为以服腐物而求不腐当然是不可能的。
而在治病健体之上,五石散渐渐地被人们给予了延年益寿,养生成仙的神奇功效。《神农本草经》就把五石散中的白石英、紫石英、石钟乳、赤石脂列为上品之药。《抱朴子内篇·仙药》说“上药令人身安命延”。
所以能服五石散的人,家境非富即贵,一般人家还真服不起。
章子俊想溜,碍于陈献章的面子,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把陈献章拉到一旁说道:“公甫,观这些儒生当中,有头插花,面敷粉者,难道要跟这些人探究理学?可以说这些人读书如何明理也搞不清楚,表面上学着儒家礼仪的动作,一步不差地做好,实则在自欺欺人,如果让其背诵《大学》篇,会一字不差地背给你听,可只是流于行,当不的真。公甫就在这里讨教,我没这个雅兴,还是回船上看书实在些。”
陈献章一听急了说道:“这可怎么行,如敬一走了,先不说这帮儒生,李敏轩及孔府中的几位私塾教授会怎么看,要不这样,一会在经辨时,敬一自己看,不开口,不表态可以吧。”
哎,这位陈献章为了推崇心学,也是忍辱负重了,誓要把当今理学转变成心学为之努力着。章子俊也不好驳人家面子。接口说道:“那就省力一点,就让这些人说说《大学》七篇吧。”
随着一阵的骚动,李敏轩带着一群人走了进来,同来的还有好几位德高望重,孔府中的五经博士,孔府中有许多官员及县令,这些官员都是世袭。
天下州县皆用流官,唯独曲阜用孔氏世职知县,其目的是:为圣人子孙不使他人统摄。世职知县由衍圣公保举德行兼优者授此职,五年任满,照例升转。
“自唐咸通中,以孔续为本县令,自此世用孔氏。中间亦或建议不用旋复仍旧,历五代、宋、金、元、明及于国朝,八百余年。”
唐咸通七年(866年)始以孔子四十代孙孔续任曲阜县令,后唐又命文宣公兼任。北宋年间,时以文宣公兼任,时以孔氏子孙出任,有时还不准孔氏出任。
至道三年(997年)始命文宣公孔延世兼任曲阜知县,天禧二年命孔圣佑、宝元二年命孔宗愿以文宣公兼任,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始命四十四代孙孔勖以太常寺博士知曲阜县事。皇祐三年(1051年)下诏重申以孔氏任知县,“国朝以来,世以孔氏子孙充选”。
治平元年(1064年)诏命不得以孔氏为曲阜知县,“京东提刑王纲乞慎长民之官,诏勿以孔氏知仙源县”,崇宁三年(1104年)又命孔子之后常使一人在曲阜为官,任知县或县丞,不许别行差占,成为世袭。
贞祐二年(1214年),蒙古兵南下,五十一代衍圣公孔元措被召赴金都汴京,临行委族兄孔元用代摄孔庙祀事。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年)任孔元用为曲阜县尹,二十一年命孔元用随征益都,以其子孔之全出任曲阜尹。
太宗五年(1233年),蒙古兵攻汴京,命孔元措回曲阜袭封衍圣公,孔元措因孔之全父子保全林庙有功,将曲阜县尹一职让与孔之全,此后衍圣公不再兼任。
明洪武七年(1374年),因孔庭族长孔泾讦告世袭知县孔希大不法诸事,孔希大被免职,世袭曲阜知县也改为世职知县,由衍圣公保举贤良族人送吏部选授,领敕赴任。
宣德九年(1434年)停止给敕,天顺五年(1566年)


相关章节: 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圣公第一百九十四章 鲁王府的往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见闻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学之争(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学之争(下)第二百章 趁乱尿遁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