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求生记 第二百零九章 首战走马梁(上)

第二百零九章 首战走马梁(上)


推荐阅读: 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傲视秋霜

只要坚守,不被敌人攻破就是胜利,毕竟人马悬殊。去野战根本不是人家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骑兵对手。在没有应对骑兵的有效办法之前,守卫就是最上策。已堡而守,挫其锐势,最大杀伤,出其不意,反攻杀敌。
这队五千蒙古人马由几个部族合成,几个千夫长带队,也没有一个最大的统领,原本就是各抢各的,也不需要听谁的指挥,为各自部落在入冬前,干一票回家。这就形成了兵力分散,多路进攻的模式,有利也有弊,章子俊就怕外围的几个守堡被各个击破。就在榆林堡外三里地处一个叫走马梁的地方鞑靼扎营,各自商议怎么攻打。
走马梁因山梁得名,是一处黄土的断层,落差有百米,上面一条宽七八十米的平地一直延展远去,可驾车跑马,两边全是断崖,而鞑靼就把大营安扎在崖底处,这样的地方在古代扎营背靠山茆也是为了安全,在靠近土崖处,可是放置草料战马,只要在两边看管,设置围栏,就是一个巨大的马圈,可谓省力。而且在山茆边上还有一汪水沟,有滴水在此汇集。
当章子俊派出的斥候回来报告这个情况后大喜,就招来百户周寿弟,暗中吩咐一番,周寿弟带了一个百户队而去。
第二天,鞑靼所有兵马聚集一起,无视左右吴家堡、孟家堡,只插榆林堡而来,以往这些小堡只是起到一个警戒的作用,因为堡内也就几十人的兵力,当大军而来时,要么弃堡逃命,要么畏缩堡内等死。鞑靼已经对大明的边关防守了如指掌,分兵去攻打一个没有油水的小堡,不如直接攻打正面榆林大堡,只要攻破了,后面的许多村镇都是一跑马就四散,根本没有什么抵抗能力。
在堡楼上,章子俊面对黑压压一片的蒙古骑兵,腿有些软,只是第一次看到古代骑兵,这么多的战马聚集在一起,杀气腾腾,身上一阵阵地起鸡皮疙瘩,五千骑,可不是闹着玩的,个个彪悍的很,有些人还披挂着铁甲,也不嫌重,骑在马上跑的跟疯子似的,一边跑一边大喊大叫着。
首先是在距堡一里处停下来整队,过了半个时辰后,缓缓地推近,就好像是要把守军推平一样,这是一种古代打仗的气势,在心理上先吓到你,让你手忙脚乱先乱阵脚,而在大军前沿会有几队人马,从左到右不停地来回奔跑,用来吸引守军的注意力,当靠近到距堡百米时冷不丁还会射出一箭。
原本榆林守将褚茂林,现在升为参将,这是章子俊封给他的,已经上报兵部,原因是榆林堡还得扩建,增加防御兵力,兵没增加,架子先搭起来,对于这种封疆大吏这样的提折,兵部不会阻拦,同折请封的还有原总旗季琮、彭韶、刘玉他们,对褚茂林这人还不错,虽然能力有限,在一些处事上却能顾全大局,还有点好吹牛,好大喜功。
此时褚茂林就在堡墙上排兵布阵了,从鞑靼兵起营时,堡内就开始击鼓,等到鞑靼兵距堡一里地时,又击鼓,守兵各就各位,挑粪烧“金汤”的,搬运擂石擂木的,弓箭手在检查装备的,现在鞑靼兵缓缓而进,这鼓声就没有停止。听的让人头皮发麻,内心激荡不已。
很明显章子俊很是担忧了,虽然没有什么印象中的攻城车,云梯、投石机之类的攻城装备,可是面对防守兵士单薄,能战的兵士全部上了堡墙,也只是稀稀落落,面对堡外的五千鞑靼骑兵,显得更加赢弱不堪,榆林堡守军总共一个千户所,满员一千二百余人,除去分散在吴家堡、孟家堡二旗兵,周寿弟又带了一个百户队前去走马梁,剩下的也就八百兵,其中三百兵在运送守城物资,现在堡墙上也就五百兵,三百兵守城,余下二百兵分成二队做为预备兵,随时准备补缺。
一声号角响过后,看似鞑靼的阵型有些散乱,其实鞑靼分工很明确的,从“散乱”的阵型中,冲出了二百骑直扑堡墙而来,在距离堡墙十米时,手中甩出软绳飞爪,这样做,可以借着马的冲势,把飞爪甩的更高更远,纷纷钩主堡墙上的城垛后,拉着绳子一个飞身,直接从马坐上凌空而起,这些


相关章节: 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边关,明长城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战第二百零六章 已无话可说了第二百零七章 规划很重要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镇第二百十章 首战走马梁(中)第二百十一章 首战走马梁(下)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节团圆时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