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求生记 第二百十章 首战走马梁(中)

第二百十章 首战走马梁(中)


推荐阅读: 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傲视秋霜

还有人牵了两匹的,也有人什么也没捞到,却赶了一群羊,这羊是蒙古人的主食,现在逃出来在黑夜中聚集在一起嗷嗷地叫着,正好便宜了褚茂林。
这一场大火鞑靼可谓死伤惨重,在黑夜的混乱中死了二名台吉,不是被火烧死,而是被人马撞死踏死,折腾到天色大亮,才收拢了大半人马,惊魂未定中,好在没有明军来攻,剩下的几个台吉一商量拔营就走,可是很不甘心,清点人数后,各部落都有人员伤亡,气恼不过就对榆林外边的小堡下狠手,吴家堡是一个土墩堡,建在一个黄土墩上,三面很陡,只有一面是一个缓坡,土墩中地方也不大,堡内能容纳几十名兵丁,主要用于预警,围绕主雕楼边上修筑土墙三道,面对缓坡形成一个阻击防御。
有鞑靼部落一想拿不下榆林堡,难道还打不下这样一个小小的土堡吗?就拿这些小土堡出气,三五成群地纠合了几百人马,往吴家堡猛攻。
前面说道,在大明九个边关中,最不怕死的最彪勇的就数榆林卫了,因为条件最差加上赤贫如洗,打起仗来不顾性命是为了自己战死后,朝廷就能给家人许多钱粮,吃上一口饱饭,不至于天天饿肚子。在这种环境下,人对生存的要求已经降低到了最低。
刚刚收拢败兵的鞑靼一看有些部落在进攻左边小堡,如能攻下多少也能弥补一下昨晚的损失,也就不约而同照样学样去攻右边的孟家堡,蚊子虽小多少也是肉啊,而更多的是报复出气。却不知自成化年来,在边关鞑靼的一场更大的伤亡而至。从毛里孩入河套起,每一次边关告急,鞑靼侵入边墙,几万人对战,死伤都不重,双方死伤百人就算是重大伤亡了。而这一次发生在榆林堡的战斗,让往后百年内,蒙古兵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就奠定了西北榆林地区相对安定的局面。
先来说吴家堡的章勇带领一队总旗,按明朝的编制,一个总旗的兵力为五十六人,张勇目前为总旗官,手下有五个小旗官,每一个小旗官手下有十个大头兵。二个总旗是一个百户,所以一个百户就是一百十一人 ,也有一百二十人的,十个百户是一个千户,所以一个千户满员的话是一千一百二十人,五个千户就是一个卫所,所以一个卫所就是五千六百人。目前榆林堡只是一个千户所,整个延绥地区是一个卫所,每年朝廷给延绥的兵饷就是按卫所发放的,可不知一个卫所五千多人要养活几万家眷,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而榆林地区因为环境恶劣,生活更加艰难。
章勇现在站在了吴家堡的最高处,就是一个土楼,用黄土堆积成一个四方形,别看土楼很大,土楼底部是实心的越往上越小,最上面是用木板搭建而成,上面一层作为平时瞭望警戒,最多只能站立十人左右,下面一层用作睡觉囤粮、放置兵器之类。这样的土堡平时也就一队小旗驻扎,这一次章子俊把兵力增加了五个小旗,也是为了防止鞑靼攻打。按照以往当有千骑的鞑靼来犯时,就会放弃吴家堡和孟家堡,收缩兵力,坚守榆林大堡,而只一次却碰上了从来没打过仗的章子俊,对于这种古代的作战更是一巧不通,只知道坚守就是胜利,多一个点就会让鞑靼多一个分心,像攻打这样的小堡,少说也要几百人马,外围的兵力分散了,进攻榆林堡的压力也会小一点,当初就是这样考虑的。可现在经过昨夜的放火偷袭,鞑靼不打榆林堡了,改成打这二个小堡,一是为了出口恶气,二是为了报复,三是能捞一点是一点,提振目前这种失败的士气。
章勇的布阵是让缓坡上的第一道土墙下埋伏一队小旗,等敌人上坡后就用擂木、擂石,可以顺着坡度滚下去,第二道土墙下又是一队小旗,主要是用弓箭射,最后一道土墙下也是一队小旗,如果前面挡不住,最后就扔“火雷”,如果还是挡不住,就全部进堡内,利用厚实的土屯墙,居高临下施放“大火雷”,就不信这样的防守还能冲上来,没有千百人垫底别想攻破。而自己带着五名重箭手就在土楼上放冷枪,章勇手里拿的可是膛线燧发


相关章节: 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战第二百零六章 已无话可说了第二百零七章 规划很重要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镇第二百零九章 首战走马梁(上)第二百十一章 首战走马梁(下)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节团圆时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种商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