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求生记 序章

序章


推荐阅读: 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傲视秋霜

就是后退三步,刀指向前面就是前进。一边还要喊出口令。一个百户队中还有一个小旗的督战队,配置的是明朝制式刀雁翎刀,督战队也叫做宪兵,是一个百户队中的佐贰官担任,直接可以跟褚茂林联系,这也是褚茂林管理整个队伍的触手,可以制衡百户官一家独大,搞小团体,平时管束某些战兵的鸡鸣狗盗,偷奸耍滑,战时就是针对不听号令者,贪生怕死者想做逃兵的一律斩首。

  古代军队里面的管理简单粗暴,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家国强大之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没有谈心说教,心灵鸡汤,违反了规制轻者鞭打,重者直接杀头。

  明朝的战衣很有特点,章子俊对战袍不做改进,目前兵部给军队配置的红色头巾,身体上是前后两挡甲衣,行足及麻鞋,腰间系抱肚,这样的装束在西北可行不通,所以改成了棉甲,看上去有点像锦衣卫校卫的装束,长袍棉甲打铁钉,这样做可以全身防护,抵御流矢飞箭,重量轻,也保暖,腰间抱肚改成腰带,可挂短刀及火弹,斜跨布袋中一边是定装枪弹,一边是水壶战粮,战时后背还有双肩背包,一个羊皮睡袋,一件大号棉衣,晚上能当成棉被。而那些将军服就不管了,沿用此时的对襟甲,护肩甲,头盔等。

  这也是没法的,主要是这些全是现成了,真想要换装,章子俊是换不起的,宗旨是火枪兵不影响射击操作就成,也有一定的防护性,加上传统的衣着审美要求,如果改动较多,毕竟现阶段还是以“冷兵器”作为主要武器,在没有火器有明显优势的战场上,对士兵的心理因素尤为重要。

  就是这样的一些小改改,后勤被服厂大半年只是做了一千多套,真真是全手工缝制。这种缝制的衣帽鞋袜全是分发给兵户家中的,缝制好后,再上交到被服厂,领取加工费,以往这些兵户没有额外的收入,如今可不一样了,除了自家的田地外,像这样的活计很多,女子在家赚钱养家比男人在外做工不逞多让。

  说穿了其实就是一个循环过程,只要有一个牵头,就会出现一个环境,生出一个赚钱的渠道。以往什么也没有,就靠着门前的几块黄土地上长出庄稼出来,穷的连衣着也遮不住身体,没有商业就没有交换,一切流通停止后,为了能吃一口,不得不去抢食,而不是去创造财富,每年就指望着朝廷给边军那一点粮饷苟活着。

  正当平安镇自行一套慢慢地变的商贸繁荣之时,绥德空降了一大批传奉官出身的官员,大部全是军职,千户官、小旗官等,这些官员主要是通过朝中宦官韦兴的路子,也就是说这些人就是宦官韦兴的远房亲戚及家族中的人,封一个出身,领取一份粮饷。让章子俊很是冒火,这些人有些是父子,有些是祖孙,年龄大的六十多岁,最小的才八岁,最可气的还来了一个憎道官来头也不小,要在绥德兴土木建寺庙。目前在延绥地区寺庙够多了,越是穷的地方寺庙越兴旺,章子俊可不管,你只要有银子建寺庙就建吧,可这位憎道官是采用兴工役,也就是说要征集苦役。这一下弄得绥德知府郝渊之急了,上报给了巡抚大人定夺,章子俊一看来头是此人挂着上林丞的招牌,玛德,一个掌苑中林果蔬菜等,供朝会、祭祀、尚食用兼掌藏冰的办事人员,出了京城就能一手遮天,弄出怎么大一个事出来,而地方上的官员还不能反驳,原因是此人的上头连着李孜省、僧继晓的路子,到边关来刨食来了。

  这种事情章子俊也管不了,也不能插手只能让绥德知府郝渊之去背这锅了,章子俊在回书上写道:“郝大人啊,这种地方上的小事,地方自行处理,作为一府之父母,要有判断是非能力,还要有财力可行,这些全都是郝大人的权力范围内,如果郝大人做知府的能力有限,本官可以上报朝廷,另派人选为之。”

  郝渊之一看,吓的最也做声不得,硬着头皮在绥德大兴工役,这一下可苦了整个绥德的老百姓了。有连夜逃离的,也有举家避役的,还有投亲靠


相关章节: 第二百二十九章 庐州后遗症第二百三十章 绥德知府郝渊之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乱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饥荒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尔林兔镇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龙之狱第二百三十八章 抢时间种粮食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对阵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