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玄学女主 第 143 章(输了还不知道具体输在谁手...)

第 143 章(输了还不知道具体输在谁手...)


推荐阅读: 我在重点中学的故事元宇宙执法者我在都市当太子异种叛逆吞天为神凝视深渊之深海迷踪人生读档中旅行青蛙:开局带回轮回眼文艺时代的人生直播入地你比烈焰炙热末世大佬在逃生游戏里封神


皇帝都会讨厌的两件事:
大臣越权教他做事以及被人洗刷愚弄,其带来的愤怒值搞不好会比当朝泼他冷水驳他观点还要高。
当面驳斥这种,只能说这人胆子大头铁一根筋。
在那劲儿上能给他气笑了,回头想想问题也不大,不就是大胆谏言这么个事。
这回不是啊。
这回是不知道哪些结成党羽试图谋夺储君之位的,试图让他提刀对准自己儿子。这种事真不能深想,越想越恼火,他脸色臭不可闻,臭得御前伺候的见了害怕。
“皇、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啊。”
被打断了读条的皇帝眯眼看去,想了想说:“把六皇子给朕找来。”
父子一见面,做儿子的刚走流程给行了礼,当爹的问:“外面的风言风语你听到没有?”
“儿臣听了。”
“怎么说?”
“荒谬可笑。”
“哪里荒谬?又哪里可笑?”
“一切说法都荒谬,实际目的很可笑。”
皇帝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那眼神很有压迫感:“此类让你觉得可笑的、不值得上心的事,往往会就是危机之源,老六你可明白?该说的话要说清楚,莫让人自己去想自己去猜,莫太考验他人心智,想想万一他没看透会怎么样?你太独,也太傲慢了,那种不屑的想法迟早让你栽大跟头。”
六皇子有点愣怔。
看他这明显没听进去的样子,皇帝气得想丢他一脸奏本。
“朕说的听见没有?”
这时候,六皇子才回过神,点头应说:“儿臣听见了。”他说是想着对其他人不必多费口舌,对当了半辈子皇帝的父亲……没必要特别去澄清解释。有那个功夫,不如多做点事,当初同太子互有承诺,太子说没关系,他可以随心所欲,会尽力保护这至亲兄弟。六皇子说就算是为了太子哥,也要为旁的王公大臣不敢为之事,以争给太子亲哥节省些心力……
这个玩笑般的兄弟之约在太子生前其实没发挥出太多作用。
你想,这像不像穷人家兄弟两个说到感动处发誓将来要互相扶持干出大事业?像不像结拜兄弟发誓说将来富贵了不可相忘?像不像皇帝打天下时对跟着他南征北战的说老子登基之后不会亏待你们,老子同你们共享天下。
这种话,不能说虚伪,其实就是特定时候受到感染讲出来的。
有时候会想起来,但平时谁也不会刻意去惦记。
只除了两种情况——
其中一方抱憾辞世没办法完成诺言或者说其中一方飞黄腾达之后背信弃义了。太子这就属于前一种,六皇子说他本来一点儿没着急,还想着等以后慢慢的,就碰上这事,听到那个噩耗以后他立刻想起当初同亲哥的约定,特别难过自己还没具体做过什么,当时就特别想做点事,这种心情十分迫切。
这话是真是假本身无法考证,毕竟是只有他们兄弟才知道的,而其中之一的太子已经死了,这不是任由六皇子说?
但有一点皇上清楚,太子以前确实有帮衬他这个古怪的不讨喜欢的弟弟,虽然不是用很直接明显的方式。
那他们两个私下有一些沟通就很正常。
再拿这个去结合先前老六那些行为,就很合理。
他对人的承诺没做过,太子就不在了,这时候可不得想做点什么来宽慰或者说麻痹自己吗?皇帝很想问他其他想法呢?没有其他什么想法?比如说继承他的位置,为他做完没来得及做的事?
但最终皇帝也没问,他想再看看,观察观察。
现在只能说老六和他想的还是很不一样,他心里其实挺有东西。比起好好了解从前忽视的这个六儿子,先解决这出闹剧才是真。
于是,不等那群人出第二计来圆场,皇帝就把其中最权势滔天的几个召进宫来斥骂了。
骂完就是责令闭门反省,还罚了人半年俸禄。
看起来好像也没大动干戈,有点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的意思,那是考虑到之前的太子案动作太大,已经让朝野震荡过一回,数月以来多少人难以安生。好不容易才终结,皇帝并不想在这种时候下死守去惩治大臣


相关章节: 第 136 章(六皇子又是一番理解,而后...)第 137 章(年关。)第 138 章(有那味儿了,有他心里面智...)第 139 章(戚敏:这是什么黑化台词?...)第 140 章(你还不如把人留在禹州城,...)第 141 章(都急得火烧眉毛了你说简单...)第 142 章(既然捧了一个,就得踩一个...)第 144 章(太绝了,这个男人太绝了。...)第 145 章(不成就不成,也没损失对不...)第 146 章(兄弟们真是三生有幸娶到这...)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