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匠门小福女 第41章 放榜

第41章 放榜


推荐阅读: 替身受想开了金牌归你,你归我花滑 穿到民国写小说回归后我令反派闻风丧胆穿越后的锦绣人生老子是刁民重生归来,嫡女也作妖武灵境域重生之张岩全民御兽:我有神级进化系统病娇王爷凤凰妃媱嫦

郡守凑近看了一眼,忍不住低声喝了个彩:“好气势!”
师傅们不懂书画,自然无人应声。郡守倒不在意,整个人瞬间沉浸到屏风上的柏树图里。看了半晌,郡守长出了口气,突然对着栅栏后的学徒问道:“这屏风,是谁做的?”
站在第一排的宁维则神色轻松地举了举手:“大人,若是那个柏树图样的屏风的话,应该就是我的作品了。”
“把那个学徒带过来。”郡守偏了偏头,嘱咐身边的小吏。
待宁维则一站定,郡守立刻板起面孔,严肃地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要做这个的?”
“这不正是大人您题中应有之义?”宁维则眨了眨眼,不疾不徐地答道。
郡守似笑非笑:“我的题目可是既没说屏风,也没说松柏。”
宁维则眼中精光一闪,这才是戏肉来了。
只见她上前半步,脆生生地开始朗诵起诗经里的一段原文来:“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宁维则背诵这一段,正是“天保九如”这个成语所包含的内容: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诗经小雅里天保这一篇,本来是臣子赞颂君主的诗句,后来常被世人用作祈福祝寿之语。这九个如字比喻,像山陵日月般永固,本就是大气至极的意象。在《周易》中,九为阳极之数。连用九个比喻,意在把雄浑的景象如同海浪般一波接一波地推上来,气势连绵不绝,让人读来就会有种热血沸腾之感。
而宁维则给屏风配的画,恰恰也是应了这种冲天直上的磅礴气势。画中的柏树枝节遒劲、蜿蜒而上,那种凌霜傲雪四季长青的劲头,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讲到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如出一辙。
端朝也是以儒家为本治国,一城主官自然是对这些典故门儿清。
郡守用欣赏的眼神细细打量了宁维则一番,这才开口问道:“本官还是很好奇,你是怎么想出这件作品的。”
宁维则大大方方地回答起来:“您出的题目是小雅天保这首诗。这是一首为人祈福的作品,那么这件物品的用途就很明确了,很可能是祝寿之用。”
宁维则稍微停顿了一息,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侃侃而谈:“既然用了这首词,那收礼人的身份应该也是个文人。不然万一看不懂的话,就真是对牛弹琴了。而给文人送礼,首选肯定是文房四宝或者是文玩一类的物件。既能表达心意,又不落俗套,我觉得送个不大不小的砚屏吧,正合适。”
“至于上面的屏心配画选择了柏树,也正是因为那九如的意象里,长青的松柏既有长寿的寓意,又象征着高洁的品行。用这个送给文人,肯定没人不喜欢啊。大人您说呢?”说完,宁维则露出了两颗小虎牙,笑着等待郡守的回答。
“唔……你也说了是松柏,怎么没画松树,画了个柏树?”郡守面色沉着,继续追问道。
宁维则很诚实地一摊手:“因为我画柏树比画松树好看。”
啪,啪,啪。
郡守抚掌大笑:“妙!”
掌声停下,郡守也没跟韩黄陆三位师傅商量,直接就下了定论:“这件屏风深得我心。论起对‘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的切题,全场也没有再贴切的了。我觉得这件作品,当得起上上!”
三位师傅互相瞅了一眼,也是微笑着抱拳应道:“大人说得自然没错,这作品手艺也称得上是精湛,给个上上,不为过!”
韩师傅笑得是真情实感,至于黄陆二人的笑里有多少是逢场作戏,那可就说不准了。
小吏也不用拆糊名,直接就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吉字号房的女学徒嘛,这三天下来,所有的小吏都已经记住了。
“吉字号房,上上,上上,上上,过~”小吏拉了个长音,把场面吆喝得更热闹了。
“等考核结束,把这个屏风送到我的书房去。”郡守低声对着旁边的小吏交待


相关章节: 第36章 碾压第37章 蛔虫第38章 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第39章 柏树第40章 卍字小床第42章 召集令第43章 庆功宴第44章 知道匠门吗?第45章 救命之恩第46章 曾师爷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