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之我是朱祁镇 第四十二章:我

第四十二章:我


推荐阅读: 殇情婉心锦临天下太祖奶奶她修仙新婚后,厉总每天都在吃醋只是,太爱你王上,您的追妻路接地府起源之地之武月司新婚后,植物人老公被我亲醒我是东晋刘寄奴惊芸传神的木偶戏全球武装,我只想过普通生活啊

,当时的天下又有几个人可以理解?
皇上您要做的事,可能天下也没几个人能理解您,但奴婢觉得,您也不需在意这些小事,等到那天您的想法实现了,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受益的百姓感念。”
朱祁镇躺在冰冷坚硬的龙椅里,抬头看着屋顶的那龙形图案,怔怔无言。
等到金英准备退出去叫人进来打扫的时候,朱祁镇却突然叫住了他:“祁钰呢?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见他来宫里?”
金英有些不确定的开口说道:“郕王殿下自从收到司礼监的款子之后,好像就离开了京城,上次收到王爷的消息,还是从南直隶那边传来的。”
“哦,去南直隶了啊,鱼米之乡。”
朱祁镇念叨一声,再也没有说话,金英缓缓退出大殿,过后宫人小心翼翼进入大殿内清扫碎片,只见皇帝好像睡着了。
南京应天府是明朝除了顺天府外的最大城市,更有南京紫禁城巍峨耸立,论气派丝毫不亚于顺天府中紫禁城,甚至比之新建的顺天府更有一丝时间的韵味。
作为两京制的其中一京,南京所有衙门建制齐全,甚至各个衙门的官员也都齐备。
唯独像一部尚书只有在皇帝想让其养老,又不方便直接拿掉的时候才会放在南京。
也因为官制的齐备,所以徐珵才在京师收到攻击时说迁都南京,也确实是直接拿来就可以用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南京的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是魏国公徐承宗,他还有另一身份,是南京独有的南京守备之职。
意思是总领所有南直隶军事,算得上是大权在握,高坐所有南京官员之上。
只是原本应该是当之无愧土皇帝的徐承宗,却异常的低调,为人谦逊和善。
若是个不认识的在大街上遇见,恐怕不会以为这位就是魏国公本人。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当初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他的爷爷徐辉祖屡败燕王军队,虽然各为其主,但靖难之后难免被清算。
有徐皇后的面子在,太宗终究没有下死手,而是把他们这一支派到了南京,做一个闲散的魏国公。
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却因为在靖难之役中,屡屡为太宗传递军情,而被建庶人所杀。
太宗嘉奖其功绩追封为定国公,世袭罔替,在顺天府中也是最顶级的世家了。
这也是终明一朝唯一的一门两国公,至于有人说这是徐家搞的分散投资,却是说法有些牵强。
兄弟二人一个死在朱棣手里,一个死在朱允炆手里,而且徐辉祖还是在朱棣登基以后依旧坚持想法所以被夺爵囚禁。
是非曲直已不可考,兄弟二人如果真的为了家族演了这一出大戏,有这等荣耀也显得理所当然了。
朱祁钰前来南直隶自然第一个要拜会这位魏国公徐承宗,南京养济院中,朱祁钰捧着香茗,对面是一个四十岁左右儒衫打扮的汉子。
虽身未披坚执锐,可身上的行伍之气依旧十分明显,边上则恭敬的站着另外一个男子,看样子像是个随从。
“国公可有对策了?”朱祁钰放下手中香茗说道。
徐承宗点点头:“江南的世家门阀以南京为最,不过相比顺天府应天府中反应还不甚激烈,究其原因也是黄册之事还没有落到他们头上。
现在朱瑛因为平寇被调往广东,黄册进程缓慢,已近搁置态势。
朝臣无非就是想让这个搁置变成搁浅,让皇上再不提以新科进士重理黄册、鱼鳞册之事。
世家大族在没有损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很难会站在一起,北方声势之大虽然也会影响南方,但终究是事不关己,还是以作壁上观为主。
此时若是拿几个人出来杀鸡儆猴,相信这些世家大族会乖乖的将粮食拿出来的,到时候活水进京,那些小土包自然不成气候。”
徐承宗说完之后,在他身边随从模样的男人抬起头来,露出一张有些苍白无血的脸,声音尖锐。
“王爷,我已经跟魏国公商量过,已经有了详细打算,保证万无一失。”
朱祁钰看着这位南京锦衣卫指挥使点点头,有些激动的问向徐承


相关章节: 第三十七章:回京第三十八章:打手板第三十九章:你妈个头第四十章:粮食重要啊第四十一章:人心难管第四十三章:三哥第四十四章:你爹娘呢第四十五章:我有十万第四十六章:我要告发你!第四十七章:狗仗人势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