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第七章 奸贼蔡京 (1)

第七章 奸贼蔡京 (1)


推荐阅读: 重生之缘来在韶华打穿儒道世界的莽夫一品权相直播算命:我偏要泄露天机大师兄不想太招摇御灵时代:我融合了神级模板重生1996:胜者为王重返地球当奶爸三界土地神,我是天庭大地主沈默苏婉瑜玄幻:授徒百倍返还,我打造最强宗门!一离成名

安石意见相左而纷纷离开朝廷中枢。慈圣和宣仁两位皇太后忧心忡忡,遂向神宗皇帝哭诉道:“祖宗之法不可变,王安石一意孤行,乃是乱我赵氏天下也!”
神宗皇帝为此而犹豫不决。
王安石认为不能因噎废食,即使是尧舜时代,天灾也在所难免,派人治理便是了。
神宗皇帝为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选择了支持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等老臣反对愈烈,大有不罢免王安石宰相之职,不废除新法誓不罢休之势。
面对以司马光、苏轼为首的保守党大臣刁难,王安石也很决断,支持的就干,不支持的就卷铺盖卷,给我走人。
因此,大批的保守党人,因为反对新法的原因,被王安石上奏神宗,统统贬到外地,远离了京畿重地,由此减小了新法推行过程中的阻力。
对王安石的新法,朝廷上是如此,地方上的官员也是阳奉阴违,明尊暗抗,致使新法不能顺利推行。
就当时的情况来讲,假若王安石稍微柔弱一点的话,新法基本上就夭折了。
在王安石变法遇到强力阻止的关键时刻,善于投机的蔡京挺身而出,力挺王安石,由此而推动了王安石变法。
蔡京乃进士出身,原本应该有知识分子的清高和骨气。然而,蔡京自入仕以来,天生就带着市侩气,全没有知识分子的清高和骨气,倒多了市侩官僚的的投机。
蔡京是极善审时度势的。
初时,作为参知政事的王安石,因为变法的缘故,极受神宗皇帝的信赖,旋即便提拔成当朝宰相了。蔡京眼看着王安石深得神宗皇帝青睐,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但在推行新法上,却受到司马光、苏轼等保守党大臣阻挠,一时无法推行,蔡京就觉得投机的时机到了。蔡京心想,假如在这种情况下,我挺身而出,大力支持王安石变法,必然能得到王安石的重用,更进一步地,也能博得大力支持变法的神宗皇帝关注,说不定能为将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升迁创造机会哩!
于是,蔡京就决定在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大力支持王安石变法。
一日朝会,神宗皇帝又召集众大臣商议新法推行之事。
果然,刚提到新法推行的事情,大殿内,众大臣便为新法的推行而争执不下;尤其是反对派,声高气壮,气势夺人,众口齐声,全是反对变法的。
正在神宗皇帝无可奈何、王安石孤立无援的时刻,蔡京出头了。
当时,大臣班列中,知开封府蔡京傲然出列,高声说道:“吾皇万岁!臣蔡京坚决支持宰相新法!秉奏圣上,想那宰相,为国着想,高瞻远瞩,废寝忘食,力推新法,实乃我朝之大幸!如此好的新法,焉何就推展不开?焉何就受到重重阻拦?以臣之见,皆是既有利益者从中阻扰也。基于此,臣蔡京愿意带头推行新法。吾皇在上,臣蔡京当殿表个态,但凡是推行不开的变法,均从我开封府开始,我就不信这么好的法还能推行不开?!”
神宗皇帝正为新法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而沮丧哩,猛然见蔡京如此鲜明地表明了态度,心情大好,龙颜大悦。
孤立无援的王安石,像注入了一剂强心剂,顿时欢欣鼓舞起来,极力夸奖蔡京识大体,顾大全,实乃朝廷的中兴之臣。
当日回到府中,恰逢蔡卞带着王安石女儿回娘家,王安石兴冲冲地对蔡卞说道:“以我之见,我之后,能担任宰相之职者,除我儿元泽外,便是汝兄元长了。”由此可见王安石对蔡京的欣赏。
至此,蔡京成为了朝廷改革派的先锋,成为了大宋官场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明珠。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在开封府知事蔡京的带动下,王安石新法陆续得到推行。
后来,在新法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方官员借助推行新法的机会,大肆敛财;又比如在推行青苗法的过程中,愿借者贷与之,不愿借者也强令贷钱与之,而且还将借贷对象扩展到了城市市民。
试想想,城市街道非是耕地,何来青苗?城市居民又不种地,何故也


相关章节: 第二章 陈年往事第三章 女皇硕贞第四章 奇花异草第五章 横生灾祸第六章 赵氏诸君第八章 奸贼蔡京 (2)第九章 奸贼蔡京 (3)第十章 元祐党碑第十一章 算命先生 (1)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