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第八章 奸贼蔡京 (2)

第八章 奸贼蔡京 (2)


推荐阅读: 重生之缘来在韶华打穿儒道世界的莽夫一品权相直播算命:我偏要泄露天机大师兄不想太招摇御灵时代:我融合了神级模板重生1996:胜者为王重返地球当奶爸三界土地神,我是天庭大地主沈默苏婉瑜玄幻:授徒百倍返还,我打造最强宗门!一离成名

第八章 奸贼蔡京 (2)
话说蔡京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非是他道德高尚,是非分明,而是为了投机专营,巴结王安石,讨好神宗皇帝,以获得仕途上的升迁。如今,令蔡京想不到的是,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出问题了,在神宗皇帝面前红得发紫的王安石,说倒就倒了被罢了宰相职务,贬到地方上任职去了。
因为蔡京前期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的缘故,成了保守党大臣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后快。
王安石被贬值,蔡京的靠山就倒了。蔡京原本还想着有神宗皇帝在哩,神宗皇帝知道我蔡京忠心耿耿,支持变法哩,没想到没过多长时间,神宗皇帝身体不适,竟然一病不起,旋即便殁了。
这真是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神宗皇帝殁后,由宣仁皇太后垂帘听政。接任神宗皇位的乃是神宗皇帝第六子赵煦,是为宋哲宗。
哲宗皇帝上位后,尊加宣仁太后为宣仁太皇太后。
宣仁太皇太后姓高,名滔滔,乃英宗皇帝的皇后,神宗皇帝的生母。神宗皇帝驾崩时,继位的哲宗皇帝年仅10岁,故此由宣仁太皇太后实际秉持朝政。
宣仁太皇太后原本就反对王安石变法,曾哭诉给神宗皇帝,要求废除王安石变法。宣仁太皇太后秉持朝政期间,以“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尽行仁宗之政”为由,重新启用了保守派大臣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范纯仁、苏轼等一班大臣,废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史称“元枯更化”。
为富民固边,结好四方,宣仁太皇太后又应西夏的要求,将王安石变法期间,北宋已夺取西夏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悉数复还给西夏。
那宣仁太皇太后以崇尚节俭,办事公正,特别是注意约束外戚和严守封建妇德而著名。她汲取五代时期封建伦理道德沦丧,权臣武将跋扈横行甚至弑上篡位的教训,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特别注重宣扬儒家的封建礼教伦常观念。
当时,司马光因反对神宗和王安石变法,被贬离朝廷十五年,得以腾出精力,主持编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因此而名声远扬,备受推崇,海内闻名。再加上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因此很合宣仁太皇太后的心意,故此被宣仁太皇太后重新启用了起来,做了当朝宰相。
司马光任相后,在宣仁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命令各地陆续废除所执行的王安石新法,仍然沿用旧制。因此,先前附庸王安石并极力推行王安石新法的人,左右为难,羞愧不安,拖拖拉拉,免不了推诿一番,不肯配合。
几年后,司马光得疾,但因为青苗法和免役法尚未废除,因此心有不甘。
一日,司马光由儿子扶着上朝,在言及尚未废除的新法时,不禁叹息道:“青苗、免役法不得除,吾死不瞑目啊。”说毕,司马光当殿向宣仁太皇太后和哲宗皇帝请求废除青苗、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免役两法。
对此,满朝大臣皆无异义,只有章惇力言不可,当殿与司马光辩论起来,说差役法乃朝廷武备虚弱的原因所在,只有免役法方能提振武备,若废除了免役法,无疑是自弱其身,自毁长城。
那章惇长得五大三粗,说起话来粗声大气,全然不把年尊体迈、德高望重、鸿儒大师的司马光放在眼里,大有藐视权威之势,直言免役法是国家根基,绝对动弹不得。
司马光正在重病之中,加之又是个鸿儒大师,为人温良谦恭,面对章惇咄咄逼人之势,半晌而也张不开嘴来。
见此状,直气得宣仁太皇太后大怒,当即命令执殿官,将章惇撵出了大殿,贬到汝州任知府去了。
因为章惇之故,惹得宣仁太皇太后及司马光极不高兴。
司马光作为鸿儒大师,有股子不服输的犟脾气,被章惇惹得一生气,那股子不服输的倔脾气就上来了,当殿宣布道:“所有地方,五日内,悉数废除免役法,不得有误!”
在场的大臣闻言,皆曰不行,


相关章节: 第三章 女皇硕贞第四章 奇花异草第五章 横生灾祸第六章 赵氏诸君第七章 奸贼蔡京 (1)第九章 奸贼蔡京 (3)第十章 元祐党碑第十一章 算命先生 (1)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