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知否之护姐狂魔 第54章 出名与暗谋

第54章 出名与暗谋


推荐阅读: 爆装灵御:我能无限融合聊斋炼丹师星戒星神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天龙秘史姜女贵不可言杀师证道后迎来火葬场神诡大明斗罗:武魂从曼陀罗蛇开始进化病弱长嫂玩坏了豪门都市兵王楚烈萧诗韵仙朝

最近几天,汴京城中,有一首诗人人传颂。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名叫《送言通判之任泸州》,据说是六元郎盛长桢所作。
那日盛长桢在陶然亭中吟此诗赠别言仁化,陶然亭毗邻官道,人来人往,许多过路的行人都听见了盛长桢吟诗之声。
盛长桢一吟诵完,就有行人将此诗抄录下来,与周围听到盛长桢吟诗之人相互对照,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版本。
很快,这首诗就传入了汴京,引起了轰动。
所有人都没想到,六元郎不仅在科举一途独领风骚,还在诗词之道上浸淫颇深。
尤其是那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尽了江山难阻的深厚友情,令许多人感同身受,闻之落泪。
汴京文坛许多前辈也对六元郎的诗才大加赞叹,称其一扫汴京文坛矫饰颓唐的文风,具有苍然洒脱的风骨。
著名文人顾玉评之为:“多少叹息,不见愁语。一洗悲怆,独树一帜。”
有诗魔之称的诗词大家乐少天也对这首诗推崇备至,他是这样评价的:
“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不世经典!”
素有文坛盟主之称的曾文鼎一锤定音:“此诗乃千古绝唱也!”
汴京城中又掀起诗词热,文人士子争相传抄此诗,与之前宝山先生所搅动的风云有的一比。
而作为这首诗作者的盛长桢,也引来无数人的瞩目。
兖王府,承运殿。
钱思谦弯着腰给兖王奉茶,兖王却昂着头不去看他,径自摆弄着他心爱的宝弓。
钱思谦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端着茶杯没多久,两手就开始发抖。
钱思谦咬着牙,一言不发,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
又过了一会儿,钱思谦双手剧颤,茶杯中的茶水晃动着,一滴滴落在了地面上。
眼看钱思谦就要端不住手中的茶杯,兖王这才放下手中的弓箭,施施然地接过钱思谦手中的茶杯。
钱思谦如释重负,撩起衣袖拭了拭额头的汗水,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兖王端起茶杯,轻呷了一口,然后眼皮微抬,看向钱思谦。
“钱先生,请坐吧。”
钱思谦哪敢大咧咧地入座,低眉顺眼道:“小人自知有罪,不敢入座。”
当初言仁化办事不利,兖王本想发落他,是钱思谦向兖王进言,让兖王放过言仁化。
结果倒好,言仁化倒打一耙,给兖王列出三条大罪,在朝会上给他狠狠一击,搞得兖王现在还只能禁足王府之内。
虽然言仁化的弹劾没能让兖王伤筋动骨,但兖王是个暇眦必报之人,他把言仁化恨到了骨子里,对当初提议放过言仁化的钱思谦也是多有不满。
钱思谦跟随兖王多年,哪能不了解自己这位主君狠厉凉薄的性子,故而主动负荆请罪,希望兖王看在自己鞍前马后多年的份上,能放自己一马。
兖王把茶杯狠狠按在桌上,冷哼了一声。
“算你还有自知之明!”
面对兖王的威势,钱思谦诚惶诚恐地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兖王冷眼看着钱思谦,在他的心里,压根没有什么君臣之间的情分。他所看重的,只有利益。
手下之人,但凡有用,兖王就用功名利禄好生笼络。
一旦手下犯了错,失了用处,不管他有过多少功劳苦劳,兖王都会像甩垃圾一样毫不犹豫地把他甩开。
眼下储位之事未定,兖王还需要钱思谦给自己出谋划策,虽对钱思谦有些怨气,却也只能暂且按下。
既然钱思谦主动递上台阶,那兖王也就顺坡下了。
兖王脸上怒气消散,平静道:
“既然那言仁化已经自请出京了,此事就这么算了吧,只是先生日后要时时警醒啊。”
钱思谦躲过一劫,提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干笑道:
“王爷说的是,那言仁化外放泸州那偏远之地为官,形同贬谪,日后定是前途尽毁。”
兖王对言仁化恨意未消,冷


相关章节: 第49章 幸福的烦恼第50章 出人意料的弹劾第51章 看不透第52章 长亭送别第53章 桃子蜜饯第55章 亲亲回避第56章 长兄如父第57章 不辜负第58章 终须一别第59章 观政天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