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知否之护姐狂魔 第97章 尘埃落定

第97章 尘埃落定


推荐阅读: 爆装灵御:我能无限融合聊斋炼丹师星戒星神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天龙秘史姜女贵不可言杀师证道后迎来火葬场神诡大明斗罗:武魂从曼陀罗蛇开始进化病弱长嫂玩坏了豪门都市兵王楚烈萧诗韵仙朝

御书房中虽商议出了结果,但这只能算是草议,还得等三司会审之后,老皇帝才能最终下旨公布结果。
三位大学士面圣之后的当天,龙图阁就派人传报禹州,传令钦差身边,还有数百禁军随行。
他们此去,是为了押送李鉴等案犯入京。
一行人到了禹州之后,盛长桢和赵宗全自然是全力配合。不仅将李鉴等人从大牢中提出,还按照自愿的原则,挑选出几十个矿工一同进京,作为人证。
说起这些这些矿工,他们在得到解救之后,几番打听,知道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是谁,无不感激涕零。
矿工们得救后,盛长桢对他们的安排也是十分周到。
先是由州衙出人出力,为他们解决临时的食宿问题。然后,盛长桢又将收缴的朱家财产重新分配,优先用来补偿这些矿工家庭。
每户矿工家庭都分配了二十亩田地,还有耕牛农具等物。财物方面,每个矿工家庭也都分到了五十两纹银。
本来,矿工们虽然脱离魔窟,但他们原本的家产大多被朱贵巧取豪夺去了,因此就算是得到自由之后也还是心灰意冷,看不到未来。
如今盛长桢却让他们的日子重新有了奔头,所以这些吃苦耐劳的矿工皆是对盛长桢奉若神明,盛长桢在矿工中的威信也达到了无人启及的地步。
虽然盛长桢只是暂代禹州州衙之事,但在矿工们眼中,盛长桢才是禹州真正的父母官。
因此,当盛长桢开口说希望挑选几十个矿工入京为证时,矿工们皆是义无反顾,踊跃争先。
赵宗全见此情形,十分感慨。在禹州,官与民的关系从未如此和谐,这才是真正的鱼水情深啊。
盛长桢感触更深,他对这个时代的百姓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勤劳朴实,也容易满足,只要能吃饱,有希望,就能让他们感恩戴德。
对这样的百姓,盛长桢又怎么能不悉心爱护呢?
为官的意义,在盛长桢的心里变得更加清晰。
押送案犯的队伍离开禹州一个月后就到了汴京。
案犯和证人到了之后,没有一点耽搁,正式的审案就开始了。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少说也是二把手到场。刑部左侍郎、大理寺卿、左都御史,还有龙图阁首席大学士——韩章。
之所以审案官员的规格如此之高,一是因为禹州案案情恶劣,数十年难遇,涉案官员更是众多;
二则是因为此案还涉及到一位三品的部堂大员——工部左侍郎,商冶。
说起这位商侍郎,也是可悲。
刑部查抄商冶之家时,竟未抄出什么金银珠宝等贵重之物来。从查抄结果来看,这位商大人居然是一位两袖清风的好官。
一时之间,主办此案的官员都是十分疑惑。
后来经过严刑审问,朱贵才吐露了实情。
原来当初朱贵为了抱上商冶大腿,便亲自入京打点。托了许多关系,使了许多钱财,朱贵却始终进不了商家大门。
后来朱贵多方打探,这才打听到这商大人居然是个难得的清官。得知这个消息,朱贵不由有些泄气。
但他到底不是轻言放弃之人,仍然逗留京中,想要碰碰运气。
结果还真被他找到了一条路子,那就是商冶的宠妾李小宛。
这位李姨娘生得风流多姿,惹人怜爱,当初是商冶好友讲她赠予商冶。商冶不爱财物,却偏偏迷恋这个妾室,对她言听计从,连他的正室夫人都比不上。
这个李小宛为了永葆青春,遍寻偏方秘药,得知一种叫做红玉膏的药膏,效果极佳。
这红玉膏别的材料好寻,却有一样主料,是上好的珍珠粉。一小点红玉膏就要用数颗上好珍珠研磨成粉,熬制而成。
商冶为官清廉,哪经得起如此消耗,很快李小宛的红玉膏就断了供,惹的李小宛好生埋怨,商冶也是十分苦恼。
朱贵得知这个消息,顿时大喜。他可不怕花钱,只要能打通关节,花多少钱他都乐意。
于是,朱贵斥重金搜罗大量上好珍珠。靠着投其所好,朱贵很快就走通了李小宛的门路。
之后,也就顺理成章地


相关章节: 第92章 心思各异第93章 老姜嫩蒜第94章 戮力同心第95章 老臣之请第96章 为国储才第98章 明心见性第99章 死皮赖脸第100章 夫妻夜话第101章 祖孙姐弟第102章 前代秘辛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