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知否之护姐狂魔 第144章 柳暗花明

第144章 柳暗花明


推荐阅读: 爆装灵御:我能无限融合聊斋炼丹师星戒星神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天龙秘史姜女贵不可言杀师证道后迎来火葬场神诡大明斗罗:武魂从曼陀罗蛇开始进化病弱长嫂玩坏了豪门都市兵王楚烈萧诗韵仙朝

盛长桢背负双手,昂首阔步行走于废墟之中。
忽然,他被不远处的一个黑疙瘩吸引了注意。
这是一个圆滚滚的球状物,只不过头上少了半截,通体漆黑下,露出了内里星星点点的淡黄色。
盛长桢心中一动,快步走了过去,捡起了这黑疙瘩,然后拿袖口擦拭了几下,用手指轻轻捻了捻。
很快,黑疙瘩里头更多的淡黄色显现出来。
盛长桢见此,表现得兴奋不已。
一旁的包大等人都是十分纳闷,不就一个黑疙瘩吗,有什么稀奇的?
谁知,更让包大他们吃惊的还在后头。
盛长桢用指甲从那黑疙瘩里轻轻抠出了一块,然后送入了口中,竟津津有味地咀嚼了起来。
包大和兄弟几个面面相觑,少爷这是喝了假酒了?怎么疯疯癫癫的?
还是刚刚被烟熏傻了?
盛长桢丝毫没有理会他们惊奇的目光,咀嚼了几口之后,又把口中残渣吐到了一边。
盛长桢舔了舔舌头,眼中兴奋之色愈加浓厚。
没错了,淡淡的土腥味,涩涩的口感,咀嚼起来还有一种淀粉的质感。
再加上它圆敦敦的外形,盛长桢已经可以肯定——
这就是土豆!
学名马铃薯,又叫做洋芋,洋山芋,香山芋,洋番芋,地蛋,阳芋,冬薯,洋芋蛋蛋……
的土豆!
在前世,各种食物丰富多彩,盛长桢对这种司空见惯的食物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但它在大周,却是一种足以救命的粮食!
大周北方,作物以小麦、粟、高粱为主,南方则以水稻为主,但在山区,这些作物都没有了用武之地。
要知道,整个大周,真正适宜耕作的平原所占比例连三成都没有,剩下的都是不适宜耕作的山地和丘陵地区。
广大的沙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生活在这些贫瘠之地的大周百姓,因为没有适宜的作物,常年饱受饥饿的困扰,饿死人的事迹比比皆是。
而土豆、甘薯、玉米这耐*三剑客,仿佛正是为山区土地而生,他们适应强,能够在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地区茁壮成长。
关键是,产量还贼高!
盛长桢前世的王朝,与如今的大周情况相仿,平原田地多已垦辟,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土地,尖锐的人地矛盾始终难以解决。
但后来随着土豆等作物传入和广泛种植,这一难题终于被缓解了。
随着玉米的栽培推广,长江以南的山丘荒野和不宜种植水稻的旱地被迅速开发利用起来。
在黄河以北,玉米更是逐步取代了原有的低产作物,成为主要的旱地作物。
同样,甘薯的推广,使得大量滨海沙地和山区的贫瘠丘陵得到开发利用。
而土豆作为三剑客中的老大哥,更是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力量。
比起玉米和甘薯,土豆不仅更为易种,而且还耐寒、耐瘠,那些土地瘠薄、气温较低的高寒山区,连玉米都养不活,但土豆却能快乐地生长。
所谓“深山苦寒之地,稻麦不生,即玉黍(玉米)亦不植者,则以洋芋(土豆)代饭”。
谷</span>  土豆不仅能耐苦寒,还特别高产。
不但亩产高达两三千斤,而且“三月种,五月熟,取子再种,七月又熟,又种,九月又熟”。
也就是说,土豆可以达到一年三熟!
在盛长桢前世某个时期,百年间人口增加了两倍,号称盛世,但同期的人均耕地却只增加了不到二成。
这期间,正是土豆等高产作物在助推这一盛世,尤其是穷民,更是赖以为生。
正因为土豆等物的种种好处,盛长桢当初才会拜托师兄徐文长四处搜集有关它们的消息。
而现在,徐文长那里还没有消息,盛长桢却在王家浜的生倭驻地发现了土豆。
但让盛长桢痛惜不已的是,这颗土豆只剩下了一半,而且已被大火烧焦。
“包大,照着这个东西,给我找!”
盛长桢心中还抱有一丝希望,或许这片废墟之下还有能够幸存的土豆。
包大等人虽然不明


相关章节: 第139章 查明地形第140章 布置停当第141章 风助火势第142章 无处可逃第143章 得竟全功第145章 惺惺相惜第146章 惊世骇俗第147章 权宜之计第148章 长生祥瑞第149章 未来太子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