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知否之护姐狂魔 第240章 软饭

第240章 软饭


推荐阅读: 爆装灵御:我能无限融合聊斋炼丹师星戒星神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天龙秘史姜女贵不可言杀师证道后迎来火葬场神诡大明斗罗:武魂从曼陀罗蛇开始进化病弱长嫂玩坏了豪门都市兵王楚烈萧诗韵仙朝

“三味书屋……”明兰细细咀嚼着这四个字,只觉得韵味悠长,又难以用言语表达。
盛长桢缓缓道:“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鱼肉做成的酱),这就是书中三味。”
“妙啊!”明兰拍手称赞,“有了这三味书屋,菊香书坊定能在大周无往而不利。我这就写信给殷公子,让他派人去办!”
说罢,明兰就风风火火地回房去了,盛长桢只能无奈地目送她离去。
“说了半天,还没告诉我你到底赚了多少银子呢!”盛长桢暗暗吐槽。
不过就算明兰不说,盛长桢也能大概估算出来,以菊香书坊现今席卷京畿道的规模,明兰这个大股东恐怕早已身家巨万。
鉴于明兰又把大部分的收益投入到扩张之中,她手中的现银恐怕不会太多。
当然,比起盛长桢,明兰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富婆了,拔根汗毛都比盛长桢的腰粗。
虽然赵宗全赐给盛长桢许多赏赐,价值不菲,但那大多数都是不动产,而且因为是御赐,也不能随意变卖。
自从盛长桢不从家里拿钱之后,其实还是靠自己的那点俸禄过日子。
他历任的翰林修撰、少詹事都是“清贵”之职,所谓清贵,其实就是空有尊贵,却没有油水。
要是论以权谋私的便捷程度,盛长桢连那些外放做了县令的普通进士都比不上。
至于菊香书坊,虽然本来是起于盛长桢的意思,制胜法宝也是由盛长桢提供,但盛长桢并不能直接从书坊在获得利益。
因为盛长桢和包景年这样的武官不同,他走的是堂堂正正的文仕大道,日后是要入阁执政的。
要达到这样的成就,盛长桢难免会招来政敌的攻讦。
朝堂上有一个颇为怪异的现象,政敌之间往往会忽略对方曾立下的功绩,而揪着对方道德上的小瑕疵使劲弹劾。
更让人感到可笑的是,这种带着“无理取闹”意味的弹劾总是非常奏效,很多敢办事能办事的重臣都因此而仕途黯淡的。
反观一些没什么能力的道德完人,他们不需要办实事,也就不会遇到这样那样棘手的问题,更不需要做出艰难的选择,他们要做的,只是高高挂起罢了。
但这样于国家社稷、黎明百姓几乎毫无作用的道学家,却是如同有了不坏金身一般,一步步爬到高位。
诚然,这些人有着肃清世风、引人向善的楷模功能,但他们的理政能力近乎为零却也是事实,一旦他们成了主官,那或许比有些能力的贪官污吏危害还要更甚。
时下风气如此,盛长桢也无力改变,他能做的,就是在建功立业的同时,尽量保持自己道德上的尽善尽美。
因此,亲属家人经商已是底线,盛长桢决不能直接出面掺和商贾之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盛长桢表面上没有书坊里的半点股份,但明兰做生意赚了钱,盛长桢自然是能得到好处的。
做姐姐的手头阔绰了,逢年过节地贴补贴补亲弟弟,这种顺应人伦之举,就是疯狗似的御史也挑不出什么理来。
这种行为看起来是掩耳盗铃,却是官场上人人默认的潜规则,盛长桢也难以免俗。
“唉,想不到我堂堂六元郎,居然也成了个软饭男……”
苦笑着自嘲一番之后,盛长桢决定,出门散散心。
出了盛家之后,盛长桢直接去包府找到包景年,理直气壮要包景年请自己吃饭。
包景年这小子没有盛长桢那么多顾虑,靠着菊香书坊的份子赚了个盆满钵满,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潇洒了,这么肥的肥羊摆在眼前,盛长桢哪能放过打他秋风的机会。
包景年倒也不含糊,大手一挥,直接陶然居走起!
与盛长桢第一次和包景年到陶然居时的情形不同,这次包景年光顾陶然居时,陶然居的掌柜完全没了先前愁眉苦脸的模样,满脸堆笑地把包景年领进了门。
以前的包景年虽然大手大脚,但因为囊中羞涩,往往赊账吃酒,而且还总是打坏店里的东西,因为他的身份掌柜又不敢得罪他,只能是苦着脸招待这位大爷。


相关章节: 第235章 变数第236章 预见第237章 价格第238章 席卷第239章 三味第241章 节目第242章 赐婚第243章 英雄第244章 出外第245章 意气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