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科技之锤 341 谁强谁有理

341 谁强谁有理


推荐阅读: 冒牌小道医顾总家的小狐狸又惹事了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重生后被三个哥哥宠上了天神话:天罡地煞不装了,我老婆是精绝女王灵魂画手年代福宝:在炮灰家当团宠三国之封神系统小人鱼她武力值爆表魔头我劝你向善轮回路上

萨蒂亚·纳德拉语气还是很客气的。都是老狐狸,谁也不比谁更纯洁,他相信帕特能听懂自己的意思。
微软可以选择不合作,当然也可以选择合作。
对于一家产品遍布世界每个角落的软件公司而言,微软有足够的资本跟全世界所有硬件厂商合作。所以英特尔如果要获得微软百分之百的支持,当然应该给予微软应得的待遇。
不管两家公司的合作有多么亲密无间,但毕竟是两家不同的公司,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就好像英特尔也曾经为了提高自己的话语权去支持linux、支持苹果一样。
如果有另一家的操作系统跟微软有同样的影响力,那么英特尔的话语权就能更大,需要做妥协的时候,就是微软而不是英特尔了。
事实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英特尔不止一次因为微软的意见而做出妥协。
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英特尔为了推动奔腾tm系列cpu在全球的销售,曾经推出过nsp平台技术标准,这一系列技术在当时的技术环境来看,是极为先进的,且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奔腾tm系列cpu的能力。如果当时英特尔能坚持使用这套技术标准,不说没usb技术什么事了,起码usb技术标准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快速。
当时就是因为微软考虑到奔腾tm系列cpu虽然性能的确很好,但售价太过昂贵,搭配nsp平台技术,会直接制约个人电脑在世界市场的普及速度,所以坊间传说比尔·盖茨亲自打电话给了当时刚刚开始掌舵英特尔的克雷格·巴雷特,在一番威胁之后,让英特尔不得不放弃了专业的nsp技术平台,转而开始发展对赛扬486/586系列同样能完美支持usb技术标准。
而说到这段历史故事,在当时还有一个细节。英特尔决定放弃nsp平台的一系列技术标准,改为支持usb技术标准的时候并没有第一时间对外公布,而是专门派遣了高级副总裁来,大张旗鼓的来到华夏,表示英特尔将免费授权华夏软件开发者使用其基于奔腾tm处理器的主体信号处理nsp平台技术标准。
九十年代啊,英特尔免费将自家公司辛苦开发的环境跟应用给予华夏开发者,而且还是绕过了传统的欧洲盟友跟日岛狗腿,最先免费提供给华夏开发者,可以说是直接释放了成吨的善意,当然也收获了华夏的善意,比如以非常优惠的条件拿到了许多来自于华夏奔腾系列的订单。
只是在半年之后英特尔便又宣布暂时放弃对nsp平台技术标准的支持,可以想象这在给了当时那些刻苦学习nsp平台技术平台的程序员们多大打击。
要知道那个时代的程序员跟现在的程序员可是完全不同的生态。那个时代的程序员要解决问题编程用的都是c或者c++,同时还需要配合汇编语言跟硬件描述类语言vhdl之类来完成基础开发。
怎么说呢,相对于现在的各类高级语言来说,java速成班,三个月就能让一个普通人拥有一定的编程能力,但如果换成c++,别说三个月,三年能不能速成都要打个问号。如果换成汇编的话,那就更可怕了,虽然说汇编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难,但是汇编语言里没有指针,这也就意味着学习汇编时所有的变量,函数都由栈或是堆上的偏移地址所代替……
极其复杂且效率极低,虽然执行效率能把java,python这些高级语言甩出几百条街,但敲打代码的速度却能被现代的高级语言甩出几千条街。
可想而知当年的程序员是多么苦逼了,免费的环境,学了半年,没了,无限期停摆了,以后说不定都不支持了。这也就是当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加上当年学电脑程序属于极为小众的群体,九五年那会,华夏百分之九十的普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个人pc。
所以即便吃了哑巴亏,也就只能被这个小众群体默默消化了,甚至浪花都没能溅起来一个。说白了,还是吃了信息差的亏,不过到了这个时代这种事情已经不太可能发生了。
这大概也是帕特·基尔辛格不得不去华夏拜访宁为的原因。
只可惜,先辈的荣耀着实很难


相关章节: 336 半天便被曝光的秘密337 难!338 西雅图的天气好吗?339 互信太难340 伙伴就应该相互帮助342 鸡血王子343 营销?不如全民探讨344 硬黑才是王道345 道德沦丧346 来吧,来吧,互相伤害吧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