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灵魂画手 第二九三章 三十二相与八十好

第二九三章 三十二相与八十好


推荐阅读: 顾总家的小狐狸又惹事了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重生后被三个哥哥宠上了天神话:天罡地煞不装了,我老婆是精绝女王科技之锤年代福宝:在炮灰家当团宠三国之封神系统小人鱼她武力值爆表魔头我劝你向善轮回路上全民偷师我创造的功法

高凡现在只能画佛头。
于是就把那个佛头画到了其他居士身上。
“高凡居士,你画的是?”
这时一个声音在背后响起。
高凡转头一瞧,是妙禅,便打开自己的速写簿,把这张速写给妙禅看。
这是一张佛画,这位佛高举一手,背后金光环绕,足下有莲花宝座,笔法十分精妙,但妙禅瞧着有点不对劲,特别是那张脸,带有明显的劳动人民的淳朴特征和旺盛战斗力,不像是佛,倒像是一位人民战士。
“居士这幅画的原型是?”妙禅问。
“工地那位只剩下一根拇指的大姐。”高凡说。
“这不是佛。”妙禅摇头。
“为啥?”高凡瞧着自己的画,有金光有莲花,很佛啊。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妙禅说,“得符合这些才是一位佛。”
啊?高凡疑惑。
……
在妙禅的提醒下,高凡特别研究了一下佛画。
佛画的意思,自然就是‘为佛画像’。
但早期,就是很早的时候,大概公元前五六世纪吧,佛教内认为释迦佛的形像是不可描述的。
一切艺术手段都不可能描绘出佛的形像。
所以早期对佛的描绘,都使用象征手段,比如,**、宝树、菩提树、佛脚印什么的。
大概一千年后,国内的魏晋时期,才有了著名的佛画艺术家,比如顾恺之、曹仲达、张僧繇等等,但这些画家的著作,大多画在寺庙之中,数千年时间,有些绢本画卷还能留存,寺庙则是十不存一,这些佛画家的作品也就存世极为稀有。
传说顾恺之所作维摩诘像,点晴后,光照寺庙一日,这就神异了。
从那时起,对佛的造像已经很有规矩,比如佛像必须出自藏经,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不能自行创造,不能只画头,不能落款之类的。
……
“佛的三十二像,第一,安平相,必须得是扁平足,喻意着脚是安稳的,第二相,千幅轮相,足底犹如掌纹生出千幅轮,佛有个轮子,踩上去,相状是清晰的,第三,手指长,第四手指柔软,第五手足缦网,就是手指间生膜……”
高凡研究着佛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行好。
越研究越是觉得古怪。
佛教先是觉得佛是不可描述的,又为佛像制定了种种规制。
规制都精细到必须是扁平足和指间生蹼了。
这不是人类形像吧?
谁能长这样啊。
所以这个形像从哪来的啊?
……
而且,佛从‘无形’到‘有相’的这个时间点,是不是能和老子西行的时间对上?
到这,高凡忽得有个诡异的想法,会不会,佛祖原本是一个‘不可描述’的伟大存在,然后老子西行,把祂给‘怎么了’,这才让佛祖有了模样?
所以,与其等着通过灵感中佛祖的考验,向他显露可被描绘的真身,不如一并主动出击,按照这个传世的佛门绘画秘籍,来猜测式的描绘佛祖的样子呢。
……
大苦寺院主禅房的灯光下。
高凡开始按照佛的相貌,来绘制佛的画像。
三十二相讲述了手、足、身、肩、齿甚至是腋下的规制,八十好更精细了这些规制,同时讲述了佛的行走之仪,而高凡发现,他比较难画出这一百一十二种形像特征在同一幅人体绘像上。
因为这一百一十二种细节还包括了声音、动作、香气等等。
当然,这世上的佛画,也没有说,必定集中三十二相八十好在一个相上,这更多的是一种规范,要符合,但不必全部达到,相信古往今来的众多佛像画中,也没有哪个达到这一完满状态吧……
“不,顾恺之可能达到了,所以他画的佛会发光。”高凡琢磨。
这推断也没什么道理,就是高凡对绘画的执着劲在作祟,他的灵感告诉他,这些规矩肯定是有缘由的。
也许照着这个规矩,再把他已经会画的佛头安装上,整个佛就出现了。
有点……别扭。
佛头很精细,很真实,很具禅意。
其他细节则与佛头不搭,虽然都是由高凡笔


相关章节: 第二八八章 被逼到墙角的画家第二八九章 老子化胡第二九零章 天下第一道庭第二九一章 佛与魔第二九二章 高凡的正式修行第二九四章 顶级掠食者第二九五章 佛祖与老虎的故事第二九六章 千佛殿内的虔诚第二九七章 虎啸寺林第二九八章 崭新的创作理念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