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完美暴君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推荐阅读: 三国之封神系统小人鱼她武力值爆表魔头我劝你向善轮回路上全民偷师我创造的功法重生空间:整活囤粮在末世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开局暴富的悠闲生活全民御兽:我的宠物亿点强开局揭皇榜,我爹竟是朱元璋天玄剑帝盛队被钓系男友撩下神坛了

西南之事非同小可,就连一向自信的朱由校,此时也有一点拿不定主意,最后只得宣诏内阁的三位大学士和四大营主将来开这个会。
文臣武将共同面君,自朱由校登基以来这还是头一回,在整个大明朝,也是极为少见的。
听到皇帝要再度御驾亲征的消息,文臣和武将的反应完全相反。
要打仗了,武将们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他们每天刻苦操练,为的不就是沙场尽忠嘛,如果将他们闲置在一旁,那参军还有什么意义?
王在晋也持中立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他心里很清楚,皇帝既然已经决定好了,在过多的劝谏也是无用。
而王象乾和徐光启就不这么认为了,陛下不坐镇京师好好治国,怎么老是想着要去打仗呢?
尤其是此次的征伐目标,更让他们不淡定了,这好端端的去打土司干什么?
这建奴还在关外活蹦乱跳的,不应该先平定辽东?
而且这西南即将大乱,陛下又是怎么知道的?
根本就没有一点征兆啊,他们也完全没有听到任何一点风声和消息啊。
“陛下,我大明刚与建奴和蒙古经两场大战,元气尚未恢复怎能又兴刀兵?”
“如今边镇局势好不容易安稳下来,陛下不趁此机会励精图治,多施仁政为百姓造福,却为何整日想着率师出征?”
“况且如今国库空虚,又如何支撑的起一场大战?臣还望陛下明鉴,三思后行!”
对于皇帝要再次发动战争的举动,徐光启是从心里反对,现在正是拨正反乱的最佳时机,陛下怎么好似一点不关心一样?
“阁老,不是朕好大喜功,非要打打杀杀,而是这些人逼出来的,朕何尝不想好好治国,开创太平盛世?”
“可太平盛世不是靠嘴巴和笔墨就能行的,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支持才行,孝宣之治、开元盛世哪一个不是如此?”
“至于国库空虚,朕就先说了吧,此战朕不要国库一钱一粮!”
朱由校的这一席话将徐光启堵的哑口无言。
“陛下,臣斗胆敢问,此消息是从何得知?”
王象乾这一下可把朱由校给难住了,他总不可能说自己能未仆先知吧。
“前些日子,朕梦到了太祖皇帝,太祖皇帝跟朕说,西南今年会爆发一场大叛乱,规模不亚于当年的杨应龙。”
“朕思来想去,西南大地唯一不安稳的因素只有当地的土司,而且太祖皇帝也提到了土司,朕因此而猜想感发。”
沉思片刻,朱由校实在是没有好借口了,只得找出托梦这个憋脚的理由。
而下面的大臣武将们听了无不目瞪口呆,从他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显然难以让他们相信。
但朱由校却装起来了,显得极为从容,仿佛就是真的一样。
徐光启具备西洋国家的一些理论思想,对于鬼神之说是不怎么相信的,但奈何是皇帝说的,他又不好当场质疑点破,因此委婉的说道:
“陛下,即使是太祖托梦,可也未必是事实啊,或许是太祖皇帝口误了呢,何况陛下乃是梦中所听,神志尚且不清,何以断言?”
陛下,你就不要拿这套出来唬人了,臣是绝对不信的,您就说点干货吧。
朱由校闻言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看来也不是所有古人都完全信奉这一套啊。
而经过徐光启这么一说,其他人都是翘首以盼的等着皇帝做出回应。
“你们不必疑惑,朕早已派锦衣卫前去西南各省明察暗访,确为太祖皇帝托梦所言,永宁土司奢崇明父子暗中招练兵马,囤积粮草食盐铁器等诸多战略物资,还偷偷的收拢那些逃亡的匠户军户为自己所用,你们说,不为造反为什么?”
随后便拿起一份奏本在手中说道:
“这是锦衣卫给朕的密报,记录了在四川势力较大的土司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所有事情,你们都好好看看!”
王朝辅迅速从皇帝手中接过奏本便朝台阶下面走去。
这份奏本是朱由校自己伪造的,完全是凭借着他的脑洞乱写的,反正只要是合乎逻辑、情理的违法犯罪,全部都写了上去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一十一章 极致诱惑第二百一十二章 学院开典第二百一十三章 赐具授身第二百一十四章 酒楼密议第二百一十五章 真正大族第二百一十七章 攘外安内第二百一十八章 南征军团第二百一十九章 再征辽沈第二百二十章 辽阳起乱第二百二十一章 斩尽杀绝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