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完美暴君 第二百六十章 杀了狗官

第二百六十章 杀了狗官


推荐阅读: 三国之封神系统小人鱼她武力值爆表魔头我劝你向善轮回路上全民偷师我创造的功法重生空间:整活囤粮在末世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开局暴富的悠闲生活全民御兽:我的宠物亿点强开局揭皇榜,我爹竟是朱元璋天玄剑帝盛队被钓系男友撩下神坛了

就在他任职太原府下辖的一个知县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见识并结识到了当时就已经是镇守太监的曹吉祥。
于是他就趁势抱住了曹吉祥的大腿,在太原混的风生水起,没过几年,就从一个知县升任到了太原府的通判。
然后历任同知、又调去与太原府相临的辽州当了三年知州,并在万历皇帝生命的最后两年,将他给推到了太原知府的位子上。
曹吉祥深得万历皇帝的信任,虽然朝政之事和官场的人事调度任命他无权过问,文官们也并不买他的账。
但他却有一个极大的优势,他可以随时随地的将奏本呈送到万历皇帝的眼前。
对于这种地方的小官来说,就是他们鲤鱼跃龙门的捷径之道。
这也是他为什么甘愿拜曹吉祥为义父的原因,他实在太渴望能够当更大的官,去获取更大的权力了。
而曹吉祥呢,他比这太原知府本人还要激动高兴。
对于他这个没有接受过一点文化教育的太监,居然会有读书人拜在他脚下叫他义父,这让感到十分的有面子,他那些同僚羡慕的可不在少数。
其实不要说一个考中了进士,入了仕途为官的高级人才了,就算是一个举人,也算是一件极为轰动的大事了。
要知道,在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下,读书人自有读书人的骄傲和自豪感。
在历史上,就算是魏忠贤这种只手遮天、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京师的那些官员虽争相归附,但也不至于当众认贼作父。
让朱由校感觉到更骚的是,这人居然还被曾世近这个山西巡抚引为心腹,而曾世近和曹吉祥之间的关系可极为不友善。
他们两个对此毫不知情,一直以来都被蒙在了鼓里。
如果不是朱由校今日挖根刨底般的审问,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
朱由校都忍不住佩服了起来,这人左右逢源的本事还真的突出,演戏的功夫也极为了得啊。
他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一个正七品的知县升到正四品的知府,恐怕不止是曹吉祥的原因。
“你倒是给朕开了眼了,可惜了你这头脑啊,没有放在正途中为百姓造福,为朝廷分忧。”
深知自己死期已至的太原知府并没有回应皇帝,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留个全尸。
罪行最大、害民害国最深的人就是他们三个,朱由校手里掌握的罪证已经足以灭了他们三族。
等到时将他们送上断头台的时候,百姓的支持和反应不会比京师的少。
而官职品级最大的左右布政使,与他们几个相比,完全就是个清官了,除了贪污点钱粮以外,并无其他违法犯罪的行为。
曹吉祥和曾世近这两个人干的事,他们大多没有参与其中,甚至很多事都不知情。
朱由校并没有感到意外,蛋糕就这么大,就算他们一个是镇守太监,一个是巡抚,他们的手也不可能真的能够盖住整个山西。
明朝的官场制度,朱由校有时真的很无语,可以说既完善又混乱,而且时不时的就给你变一下。
太祖立国之初,设立的是三司制度,分别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一个省的军政大事,全部由此三司联合处置断绝,而且职责分明,哪个司该干什么,哪个司该管什么,全部都已经分仔细了。
其中都指挥使节制全省境内的卫所和军备,按察使则掌管刑法和牢狱。
布政使则总领一省的民政大计,权力极大,官职也是从二品,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不像现在,有了总督还要巡抚,军事政事更是一体包揽,刑狱之事也照样插一手,完全冲突。
由此可见,那些说太祖只会杀人不懂治国的就要闭嘴了,太祖出身低苦,眼光确实是有限,但不代表他就只是个屠夫而已。
华夏大地经过数百年摧残,先是辽金宋混战百年,后有蒙古南下灭宋,蒙元时期赋税不知多重,到处起义战乱,又持续了百年时间。
而太祖从起兵到立国不过十几年时间而已,在位也不过三十年,却将战火频起的华夏大地从生死线中拉了回


相关章节: 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钱出粮第二百五十六章 按罪论处第二百五十七章 使命在身第二百五十八章 征用王宫(四千字)第二百五十九章 挖根刨干(四千字)第二百六十一章 先小后大(四千字)第二百六十二章 山西总督第二百六十三章 孙公传庭第二百六十四章 启程西安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武相争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