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六百四十一章 是危机也是机遇

第六百四十一章 是危机也是机遇


推荐阅读: 暴君必须死我得到了地府礼包科技霸主从带娃开始凶猛领主我在民国打僵尸在真假嫡女世界签到全球御兽:我抓住了系统漏洞大唐开局绝美女帝辅臣和离后,跟着莽汉去逃荒种田全球冰封:我为人族守护神在漫威打造超级英雄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去年开始的极端反常气候,让江西乃至周边一些地方都遭到了严重的干旱,这也给正处于工业快速发展当中的大楚帝国带来了一些阴影。
不过也只是一些阴影而已。
大楚帝国可不是前明或是古时候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生产力极为低下,面对天灾统治者纵然有心救灾却也没有足够的能力。
但是大楚帝国不一样,大楚帝国是一个正儿八经进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帝国,大量机械设备的应用,使得大楚帝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虽然大楚帝国还没能解决杂交水稻问题,也没有能够搞定化肥问题,但是生产力的提升依旧给农业带来了极大的助力。
比如更多,更好的农具,农具作为农业生产里的重要工具,在粮食生产里的起到的作用非常大。
良好而充足的农业工具,可以让农民们同时耕种更多的土地,哪怕是在无法提高单位产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种植更多的土地来提升粮食总产量。
此外大楚帝国的充足国力,也让大楚帝国拥有了古时候的封建王朝所无法比拟的各项水利设施以及道路等交通设施。
尤其是水利设施更是遍地都是。
如今大楚帝国的水利设施,虽然无法和后世相提并论,甚至远远不及,但对比传统封建王朝也是强了数倍不止。
以这一场旱灾而言,如果放在前明那会,哪怕是明初时期的盛世,没有内乱,朝廷也尽可能赈济,恐怕也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进而导致无数人饿死。
因为以前明时期的生产力,根本无法阻止大规模的粮食绝产,同时也不可能用便捷的方式把大量外地的粮食运输到灾区。
但是大楚帝国却是可以!
之前修筑的大量水利设施,并不是没有发挥作用,相反前些年修建的大量水利设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要不然话今年很多地方就不是减产,而是颗粒无收了。
依托强悍的水利设施,很多只是遭到普通干旱的地区里依旧能够依靠蓄水库、引水渠等方式保证最基本的农作物的浇灌。
一些干旱严重的地区里,也能够通过水利设施确保部分农作物的生产,大规模的减产不可避免,但是当地也不至于说全部绝收。
而在这个时节里,哪怕是保住了部分粮食的收场,那也是殊为难得的,这样也就不用从其他地方大规模调用粮食了。
哪怕大楚帝国的交通运输方便一些,但是大规模调运粮食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而调运粮食的基础,也是得益于大楚帝国那遍布全国的水利设施。
大楚帝国可是大的很,虽然赣中那边遭遇严重干旱,但是风调雨顺的地方也不少,尤其是江南以及湖广这粮食主产区,虽然降雨量整体也少了一些,但得益于当地的良好水利设施,基本上不受干旱的影响。
大楚帝国的农业生产,虽然还不具备完全对抗大规模严重极端气候的条件,但是对于一些寻常的洪涝或干旱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这些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不受影响,那么就能够大量的对外供应。
按照拟定计划,大楚帝国粮食总公司将会从库存粮食里抽调大量粮食,然后通过水路运往赣中等受灾严重的各地,确保当地的粮食供应稳定。
只要运输过去足够的粮食,当地有了粮食,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解决了。
大楚帝国有一整套完善的赈济方案,并且是经过十几年经验总结起来的完善经验。
各种以工代赈项目将会扎堆一样在灾区或邻近地区里展开,以招募当地民众务工获得收入,再用这些收入去购置粮食公司从外地运输过来的粮食养活一家老小。
虽然辛苦一些,但是总不至于饿肚子。
同时罗志学下旨,免多地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的统一农业税,同时对受到一定灾情影响的地区,也实施有限减免农业税的措施。
尽可能的减轻受灾民众的负担,总不能让他们粮食减产乃至绝收了,还找他们征收统一农业税不是。
这会让受灾农民们,迅速陷入破产的惨状。
而大楚帝国官


相关章节: 第六百三十六章 基层反腐第六百三十七章 可实用蒸汽机第六百三十八章 未来世界第六百三十九章 蒸汽时代的开启第六百四十章 小冰河的威力第六百四十二章 蒸汽时代的浪潮第六百四十三章 傻大粗的大型蒸汽机第六百四十四章 无处不在的税收第六百四十五章 火车初试探第六百四十六章 显微镜和微观世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