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逆天换明 第一百五十七章 卖秘方,土豆丰收

第一百五十七章 卖秘方,土豆丰收


推荐阅读: 全球冰封:我为人族守护神在漫威打造超级英雄亮剑之老子是孔捷娱乐:开局和国民女神官宣了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嘉佑嬉事美女剑豪带着烤肉来了我制做的模型想影响现实周易哲学解读女寝大逃亡[无限]暮夜良人将尘天书

经能感觉到秋季的凉气,北方则更加明显。
即便林天生常跑辽东,也穿上了夹袄,正站在郭大靖身旁,笑眯眯地看着,听着。
田地里,有百姓,有士兵,正在小心翼翼地收获土豆,唯恐一锹下去,铲坏了这宝贵的海外异种。
秋收是大事,黑麦也在同时收割,同样要作为明年的种子,被珍而重之地储存入库。
万石米粮运抵岛上,安定了人心。都知道不会挨饿,土豆和黑麦的收获留作种子,也没有人反对了。
“马铃薯的产量很高。”谢德拉决定不辛苦地作技师了,也不在工坊,跑来凑热闹,“美洲传来的,欧洲也不过种了几十年,没想到郭将军已经推广种植了。”
说到推广种植,郭大靖确实可以骄傲。
从资料上看,土豆是万历年间传入的,但却只在宫廷上林苑有所种植,乃是宫廷美食之一。
所谓“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山药、土豆”。土豆作为珍味之一,只是偶尔现身于富贵人家的餐桌,普通老百姓哪有此等口福。
林天生微微颌首,对于郭大靖做事的神奇之处,他已经有些习以为常了。
郭大靖穿着粗布衣服,望着逐渐堆起的土豆,自豪感油然而生。不说别的,只这活民无数的土豆,就能算得上极了不起的功德。
王老憨前后奔忙着,指挥人们把土豆装进麻袋,上秤计算产量。陈有善老爷子打着算盘,噼啪作响,嗓音洪亮地报数记录。
“已经上两千斤了。”林天生在郭大靖身旁,笑着说道:“如此高的产量,某都想拿到家乡去种。”
郭大靖微微一笑,说道:“只怕水土未必适合,南方种番薯不是更好。”
“番薯啊,南方种得不多。”林天生说道:“江南能种两季水稻,产量也还不错。”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建议道:“林兄家若是有田地,可以种番薯,收获后运来岛上。”
林天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郭大人说种番薯,某回去就种。”
番薯的产量也很高,价钱还能便宜些。只要是吃的,郭大靖是越多越好,不挑剔。
但听林天生的话,郭大靖知道别说是土豆,就是番薯也没在大明推广种植。还有玉米,耐旱耐寒。
能够渡过或是降低大灾害影响的农作物,竟然没有一样得到朝廷的重视,真是令人唏嘘感叹。
陈有善拿着账本走过来,后面跟着脸上都笑开花的王老憨,“大人,产量算出来了,共是三千四百二十三斤。”
郭大靖握紧了拳头,吐出了一口长气,展颜道:“好,好啊!”说完,他终于不加掩饰,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的笑声也响了起来,这真是令人振奋激动的数字。再也没有什么比吃饱肚子更重要,比大丰收更令人喜悦的了。
消息传得飞快,百姓们只看到产量惊人。在得知准确数字后,同样是震惊之后的无比高兴,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笑容。
“每家分三斤土豆,都尝个鲜儿。”郭大靖的笑声停了,笑容却还在脸上,对着陈有善和王老憨吩咐道:“吃法都告诉清楚,土豆皮有毒,坚决不能吃。”
“大人放心。”王老憨抢着躬身领命,大声道:“告诉他们,煮熟了剥皮吃。”
陈有善凑前一步,低声提醒道:“大人,要提防消息走漏,建虏派人来偷。”
偷土豆嘛?!那得偷多少,才能种个一亩两亩的?一亩两亩全留作种子,又需要几年才能大范围种植?
郭大靖不以为然,但还是痛快地接受建议,说道:“陈叔说得有理,仓库要派兵看守,老百姓也要他们把紧口风。”
陈有善满意地点头,孺子可教也!
在广鹿岛的军民沉浸在丰收的欢乐和喜悦时,天启帝已于六天前,即八月十一驾崩,给继位的朱由检留下“吾弟当为尧舜”的话。
高高在上的皇帝不知道老百姓只会为了衣食而奔波劳累,忧愁担心;老百姓也不会为了皇帝的死而伤心流泪。
这是天上地下的两个阶层,离得太远,隔得太深。
在郭大靖的住处,新盖起的厅


相关章节: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幕府倭商,截断歼击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歼第一百五十四章 抚恤金,自己先掏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人到来第一百五十六章 独家代理销售第一百五十八章 朝鲜义助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启驾崩,崇祯即位第一百六十章 初登大宝,大捷相贺第一百六十一章 山东,朝鲜,皮岛第一百六十二章 山东搬运,捕鲸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