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周易哲学解读 《天下第一哲学》(七)

《天下第一哲学》(七)


推荐阅读: 娱乐:开局和国民女神官宣了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嘉佑嬉事逆天换明美女剑豪带着烤肉来了我制做的模型想影响现实女寝大逃亡[无限]暮夜良人将尘天书橘猫猎人游戏具现我乃星辰剑帝正义大宗师

——《周易》六十四文政治哲学译解
第七篇《周易·师》文译解
(原文)
“()师,贞,丈人吉,无咎。
师出以律,否臧凶。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师或舆尸,凶。师左次,无咎。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译文)
七、军队建设,要有经验及军事才能的指挥官统帅,吉利,不会有过失。
出师全凭纪律,不遵守纪律,就会失败。统帅军队,布兵得当,指挥有度,吉利而无过失,君王多次下令奖赏。相反军队出师有了大量的伤亡,这是凶险的征兆。军队应保持有生力量,暂时退后扎营,没有什么过错。战争如打猎,先要捕捉信息,才能无过失。用长子统帅军队,若用子弟率领军队,将载尸而归,后果就凶险了。君王颁布命令,分封诸侯,立卿大夫的爵位,而老百姓却没有份。”
(解说)
“师”:古文里的意思是指军队,老师,效法等讲。本篇里是指“军队”,本篇可以说是最早论述用兵与政治的关系文章。
本篇题目内容是“师,贞,丈人吉,无咎。”
“师”:是指军队。“贞”:是指未来。“师贞”:指军队建设。“丈人”:指有智慧有经验的军事人才。本篇的内容是围绕着本篇题目展开的论述。
本篇内容里的第一个层次是展开对军纪的论述。“师出以律,否臧凶。”
“律”:军纪,纪律。“否臧”:不好,指不守军纪。
本段是说“出师全凭纪律,不遵守纪律就危险。”这里首先强调军纪是治军的根本。一支军队要有铁的纪律,才能保证出师的胜利。若一支军队没有纪律性,那么,就不是国家的保护力量,而是变成危害国家与社会的土匪了。军队没有纪律性,也就无法保证听从指挥,自然在战争中不但不能取胜,还会失败。那就是“凶”的结果了。
作者在论述用兵之道是首先强调的是军纪,又紧跟着论述“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出师要有军纪作保障,还要有才德的军帅来指挥军队,才能保证军事行动的胜利,也才能取胜并得到王的奖赏。
“王”:君王。“三”:多次。“锡命”:赐命,下令,奖令。
“师或舆尸,凶。”
“舆”:大车。“舆尸”:用车运送尸体。
这是讲出师的过程中有了大量的伤亡,预示着出师结果的危险将要发生,即要导致出师的失败。跟着作者提出了用兵之道。
“师左次,无咎。”
“左次”:军队驻扎在左边。
这里的“左次”是指兵法上的扎营布阵方法。这是讲避免大量有生力量的伤亡,就应暂时退后扎营。这一句已然是承上句之意,军队一交战,就遇到大量的伤亡,为保存有生力量,就退后扎营,避其锋芒。跟着讲在战争中,还要先捕获信息,这是兵法上讲的知己知彼的道理。这就是本文第二层意思。
本文第三层意思是讲战争中的情报问题,以及军队领导指挥权问题。
“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田有禽”:打猎获取猎物。这是用”田有禽”比喻,用田猎来比喻获知信息。“利执言”:指先获取打仗上的信息。“长子”:是有名分的继承者,来指挥军队。“弟子”:兄弟,或称兄弟的儿子,即非嫡长子的儿子,也称小宗里的弟子们。
在西周宗法制下,长子是合法的王位、侯位的继承人。“长子”类同后来帝王社会时期里的“太子”身份。《诗大雅大明》“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史记殷本纪》“帝乙长子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这里的《诗》和《史记》,都讲到长子的事情。
这里的”长子帅师”所体现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这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


相关章节: 《天下第一哲学》(二)《天下第一哲学》(三)《天下第一哲学》(四)《天下第一哲学》(五)《天下第一哲学》(六)《天下第一哲学》(八)《天下第一哲学》(九)《天下第一哲学》(十)《天下第一哲学》(十一)《天下第一哲学》(十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