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周易哲学解读 《天下第一哲学》(五十四)

《天下第一哲学》(五十四)


推荐阅读: 娱乐:开局和国民女神官宣了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嘉佑嬉事逆天换明美女剑豪带着烤肉来了我制做的模型想影响现实女寝大逃亡[无限]暮夜良人将尘天书橘猫猎人游戏具现我乃星辰剑帝正义大宗师

——《周易》六十四文政治哲学译解
第五十四篇《周易·归妹》文译解
(原文)
“ ( )归妹,征,凶,无攸利。
归妹以姊,跛能履,征,吉。 眇能视,利幽人之贞。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译文)
“五十四、出嫁妹妹是为了联姻政治,可又发生了战争,有了凶险,而没有什么利益可图。
出嫁妹妹,结果落了个做妾的地位,犹如跛了腿走路那样,自身有了短处;如能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有所行动,吉祥。又如眼睛一只失明而看东西,自身有了缺陷;但这是利于自知自明之人,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前程。出嫁妹妹是急于所求,反而结果做个妾的身份。出嫁妹妹耽误了时期,而推迟出嫁,是在期待时机。殷帝乙将纣的妹妹嫁给文王时,而文王的衣着,还不如娶妾的衣着漂亮;待到那月圆时,迎来了吉祥。而殷帝乙嫁女犹如女子捧着的筐子里却没有实物,男子宰羊却不见血,其结果没有获取任何好处。”
(解说)
本篇是借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来说明政治道理,是借“帝乙归妹”这一历史上以婚姻联姻政治的经验教训以教育君子,要以史为鉴。殷商王朝以婚姻连结政治,可并没有保住王朝的灭亡。即殷纣王赔了妹妹又失国的历史教训。教育君子们在看待联姻政治,更应清楚地对自身的认识,即使“归妹”也不能避免战争的发生,最终国家灭亡,没有任何利益可图。这就是本篇的论题,即“归妹、征,凶,无攸利”。“归”:出嫁。妹:妹妹,称同父母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归妹”:出家妹妹。“征”:征战,出行。
“归妹以姊,跛能履,征,吉。”
“姊(di)”:古代妾里的年幼者。“跛能履”:指跛了一只脚,走路困难。
本段意思是“出嫁妹妹,结果落了个做妾的地位,犹如跛了腿走路那样,自身有了短处;若能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有所行动,吉祥。”
本句是在影射帝乙(殷商王朝末期倒数第二个王)不明是非,自身有了问题,如同瘸了腿的人那样,自身有了毛病,靠联姻是解决不了政治危机的,只有自己进步,才正确。
“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眇”:一只眼失明。“幽人”:隐士。
这是借幽人来比喻有自知自明,有洞察能力的人。本段还是比喻,是通过眼睛有了缺陷来比喻自身出了问题,可对有自知自明的人来说,方能把握着前头的路。
“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须”:片刻,一会儿。“娣”:妾。本句是说“出嫁妹妹是急于所求,反而结果做个妾的身份。”这是讲嫁妹是为了急于想扭转政治上的危机,才不惜使出嫁女儿,降低为妾的身份。
“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愆”:耽误。“迟归有时”:延迟出嫁,是在等待时机。
本句意思是说,出家妹妹联姻政治,失去了最佳时机,推迟出嫁是等待如愿之时,(可结果没有如愿以偿)。
“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帝乙归妹”:殷帝乙将女儿,即纣王的妹妹嫁给西伯姬昌的故事。这是历史上商周政治联姻的事件。周族在西部崛起,与殷商王朝抗衡,帝乙为了缓和冲突,把女儿嫁给姬昌,姬昌(文王)死后,其儿子(武王)终于灭商建立了周朝。“袂”:衣袖。“几望”:快月中十五。“月望”是指农历每月十五。“月几望”:指事情有了圆满。
本段直接点出了历史上的一次政治联姻事件,这段意思是“殷帝乙将纣的妹妹嫁给文王,而文王的衣着,还不如妾的衣着漂亮,待到那月圆时,却迎来了吉祥”。这里隐含着文王有君德的意思,虽然文王的衣着没有妾(帝乙归妹)的衣饰漂亮,而最终文王开辟的基业却发扬光大。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相关章节: 《天下第一哲学》(四十九)《天下第一哲学》(五十)《天下第一哲学》(五十一)《天下第一哲学》(五十二)《天下第一哲学》(五十三)《天下第一哲学》(五十五)《天下第一哲学》(五十六)《天下第一哲学》(五十七)《天下第一哲学》(五十八)《天下第一哲学》(五十九)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