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周易哲学解读 《周易大发现》(四)

《周易大发现》(四)


推荐阅读: 娱乐:开局和国民女神官宣了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嘉佑嬉事逆天换明美女剑豪带着烤肉来了我制做的模型想影响现实女寝大逃亡[无限]暮夜良人将尘天书橘猫猎人游戏具现我乃星辰剑帝正义大宗师

卷一:发现了《周易》文本
第一章:今天我们传承下来的《周易》文本(即今本《周易》、或称卦爻格式《周易》),是个被篡改过的文本
第三节:今本《周易》的定型时间
通过对今本《周易》最早的几种版本来看,截止目前发现的今本《周易》最早的版本,是上海博物馆收购竹简上抄写的今本《周易》。也已知所发现这一版本的标本,经鉴定距今时间为 2257 ± 65 年。研究者认为标本的时间为战国晚期(严格的说竹简标本上下限应为战国晚期至西汉初)。不过上博藏抄写今本《周易》的竹简,不是挖掘品,而是在香港古玩市场上出现后被上博购回的。此竹简目前还不知是如何流转到香港,又是何时何处出土,这都是个谜。所以,楚竹书《周易》的出现,也就引起一些人的怀疑,怀疑“竹书《周易》”是现代人造假的东西。竹书《周易》也就失去了证据的力度。
退一步讲,上博藏竹书《周易》为真,上博藏竹书《周易》标本时间也早不了帛书《周易》多少年。即从时间和内容上来说,都不足以对“易学”产生多大影响。至于上海博物馆一些研究其所藏竹书《周易》的专家学者认为的:“在”易学”研究中有所谓“九·六”的争论,有的人认为“九·六”之名是汉代的人加上去的,先秦时《周易》没有“九·六”。楚竹书《周易》的问世,真相大白,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楚竹书《周易》的爻题有阴阳,以六表示阴爻,以九表示阳爻,每卦有六爻,自下而上为序。楚竹书《周易》的问世,证明了“九·六”这个名称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竹简的标本时期并不能证明战国晚期至前就是这种文本的《周易》。
对于今本《周易》里的“九·六”数字爻题,不是《周易》一书里的原创内容,是后来何时添加进《周易》一书里这一问题,当今“易学”界里已有说法。
对于爻题出现的年代,李镜池先生说:“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画都有六行,每一行叫一爻。每一爻没有名称说起来也很不便。所以大概到了汉朝人编《易传》时,就根据每一爻的位置、性质,安上个‘初九’、‘六四’之类的称呼。”
(李镜池 周易通义 中华书局 1981版 第6页《前言》)
虽李镜池先生的这种说法很有见地,可对“六·九”爻题的《周易》之前又是个什么格式并没有说法。
根据朱渊清的《马承源先生谈上博简》一文的介绍,已知上博藏竹书《周易》标本是在 1998年做的鉴定。标本距今的时间是2257± 65年,即距今已有2257年。但在2257年这个数字上,又给出了± 65 年的上下幅度。也就是说在2257年这个基数上可以再加65年或减去65年。那么,就出现了“2322年”与“2192年”这两个距今时间,也就推算出写在竹简上的数字爻题《周易》的上下年限了。
那么,根据上博藏竹书《周易》的标本鉴定时间来看,也就知道了,以“九·六”数字作爻题加入《周易》一书里的时间,是上至战国后期,下至西汉初期。若以2257年为准,也从1998年起向前推算,推算到公元前259年。那么,距今2257年的时代,就是战国末期了。这只是从竹书《周易》标本鉴定时间这一个方面来推断。
以上我们只是以上博藏竹书《周易》标本鉴定时间来看“九·六”爻题的《周易》文本,是何时书写在那些竹简上的。知道了书写在竹简上的以“九·六”为爻题的这种结构形式的《周易》文本,也就知道了今本《周易》定型的大致上限。不过这只是对今本《周易》文本定型时间的一个方面上的参考,还不足以证明今本《周易》定型的时间。如,是否在春秋时期,还春秋以前的西周时期也就有了这种以“九·六”爻题的《周易》文本么?显然,上博藏竹书《周易》是无法证明的。虽然,目前从地下考古资料来看,还没有比上博藏竹书《周易》更早的材料出现,来证明上博藏竹书《周易》


相关章节: 《八卦筮法源流考》(四十二)《八卦筮法源流考》(四十三)《八卦筮法源流考》(四十四)《周易大发现》(二)《周易大发现》(三)《周易大发现》(五)《周易大发现》(六)《周易大发现》(七)《周易大发现》(八)《周易大发现》(九)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