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系统,扶我当女帝 157 早朝(未修改,半小时后看)

157 早朝(未修改,半小时后看)


推荐阅读: 人生芷若如初见你好,前夫?冥府小酒娘退婚后,我成了权臣掌中娇执予一人归来春暖花开下一站,有你快穿之十佳好孩子权王医妃不好惹重回八零富甲一方我二刷了穿书剧情禁止游客垂涎已婚饲养员

处还有不少,朕便不一一列举了。”
杜致意表情依旧犹豫,主要还是他从未见过玉米这种作物,光凭许佑汐的描述,他也无法给予绝对信任:“不知何处种有玉米?臣可否一观?”
“神工局有试验田,杜大人下朝后可自行前去。”
相比其它问题,许佑汐在这一年中,希望把更多的精力侧重于农民致富上。
“除此之外,广东附近增加甘蔗种植,同时改良炼糖技术。甘蔗渣经过特殊处理,可以作为饲料,或者发酵成为酒精,提炼好的糖块可以从海关出口。”
“汉雪区、北方草原发展畜养牛羊,饲料可以从种植玉米甘蔗地地区购买,鼓励农民家中饲养鸡鸭猪牛。”
……
许佑汐把朝廷接下来的计划传达了下去:“朝廷下半年还有一项任务,朕打算从国子监在内的各大书院,派遣一部分学生前往大乾各地县镇乡下,进行实践锻炼。”
一听到‘国子监’三个字,朝中官吏立马忍不住议论起来,要知道他们的子女大多都在里面念书啊。
陛下的意思,等于说是把他们的孩子送到大乾境内的偏远地区,可这一走,谁知道何年马月能返京啊!
姚大成此时却悄悄松了口气,这样看来珮谣提前退学从商,反而是件好事情了。
“陛下,乡镇偏远地区大多贫苦民刁,让书院这些尚未涉世的孩子过去,这,这不等同于羊入虎口吗!”
“是啊,陛下,安排书院学生到那些偏远乡县又能做什么呢!他们又没有种过地,养过畜禽,过去不是给老百姓添乱吗!”
……
其实,朝官们说得确实没错。
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普通学生被分到乡下就是添乱,但同样,许佑汐做这个决定也经过了反复斟酌后,得出的最佳选择。
其中最大原因就是,偏远地方的乡县百姓都不读书,不识字的,朝廷的新政很难普及到这一大批人。
许佑汐安排一部分学生过去,就是为了通过这些学生,告诉当地老百姓,以后耕田不一定全部靠人力,也可以通过朝廷发明的耕地蒸汽车;如果想要农作物长得好,可以使用朝廷卖的化肥;同时尽可能改变这些农民的思维方式,就好比学习桑基鱼田的思维模式,建立共赢的生产经营模式。
第二个好处,尤其是这些国子监出去的学生,背后多少都是有些靠山的。
一旦这些学生在这些偏远县城发现了什么官员腐败、民生艰难的事迹,普遍会主动匡扶正义的;
一旦这些朝官子女在贫困地区过的不好,那他们这些在上京当官的长辈,自然会想尽办法帮他们争取更好条件,就会促使他们把各个小地区的缺陷和问题反馈到上面来。
第三个好处,就是为朝廷培养实践型人才。
大乾大多数朝官都是靠八股文的模式选拔上来的。这些书院的学生,前十几年每天学习的也都是如何写好八股文,想要他们改变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可以做到的。这些学生即便后面通过了科举考试,入朝为官也一样什么都不懂。
许佑汐希望大乾未来的栋梁之材,可以深刻体会底层百姓生活的不易,并且在不断地实践挫败学习中摸索,到底什么样的道路更适合大乾百姓。
如此一来,这群人日后为官,他们也能时刻保持与老百姓共情。
“此次分配学生前往各个乡县,以自愿报名为主。”许佑汐慢慢解释道,“爱卿们放心,这些学生在被派遣之前,会经过时长半年的培训,这些课程也将教会他们很多东西。只要他们用心去学,被分到各个乡县肯定是有发挥余地的。”
“至于安全问题,朕只能说是尽可能安排当地官吏进行保障,但如果愿意报名,肯定得接受一些风险可能的。”
“朕觉得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体验机会,每个人若如无特殊情况,至少得呆满两年。这两年期间,无论是选择和农民一起下田耕种,还是教授当地百姓认字、学法,只要对当地做出了实质性地贡献,返回上京后都会有一定奖赏;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提拔为官。”


相关章节: 152 二合一153 视察神机营154 随军食物的发明155 鲍有今被打156 李思她又来了158 处理政务159 北源城霍乱之始160 准备物资161 控制霍乱162 霍乱结束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