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7章 第17章再寻师(捉虫)

第17章 第17章再寻师(捉虫)


推荐阅读: 雄蜂只会影响我尾针速度你吻起来好甜美嫁给偏执战神后(重生)穿到年代文中搞科研[穿书]痴情鲛人全靠演技病美人重生后想开了甘愿我爸是狗血文里的满级大佬SHEEP被偏执病人盯上后[快穿]咸鱼假少爷只想躺平[娱乐圈]酒厂BOSS在追漫画

裴老爷子听后,喜不自禁,能有老翰林来教导指点两个孙儿,机会可遇不可求。
他并未多想,当即差人过去回话,应了邀请,说一定按时将淮哥儿、津哥儿送过去。
老爷子又自言感慨道:“终究是血肉亲情不可分,他还惦记着本家一二。”
看见祖父如此欢喜的神态,一旁的裴少淮虽不赞同祖父的想法,却也没有说甚么,不想扫了老爷子的兴头。
裴少淮以为,尚书府那边,若真有意与伯爵府亲近,视之为一家人,何须直至今日,才抛出盛意呢?这么些年头,同在京都城里,往来淡淡,如今突然给这么个“大好处”,即便不是甚么司马昭之心,也绝非善心好意。
时至今日,裴少淮都还记得,在他的周岁礼上,尚书府的女眷们口口夸赞林氏风姿卓绝,又夸小娃娃长得像林氏。明面里是夸小娃娃长得周正,实则,是指桑骂槐,暗暗嘲讽伯爵府嫡孙是商贾家女儿生的,长了一副商『奸』相。
他倒是觉得没甚么,可母亲,却为此伤心了许久,觉得是自己拉低了儿子的身份。每每说起尚书府,都会让她想起这番话。
兄弟二人去尚书府读书,原书里,是有这一情节的。不同的是,原书里淮哥儿、津哥儿没有提前开蒙,去尚书府读书前,只粗略识一些字;而如今,淮津两兄弟都背到《孟子》《大学》了。
书中写道,裴少淮进了尚书府书堂以后,发现京都城内好些勋贵人家的少爷都应邀来了,二三十个人,满满一堂,大部分孩子都身世不凡。
若是随意砸个砖头进去,能砸到好些个世子。
这哪里是甚么老翰林讲授学识,分明是尚书府借着老翰林这一噱头,放长线,养大鱼呢。
还是好一池子的大鱼。
书里的淮哥儿心『性』还没成熟,入学后,埋没在一堆世子当中,嫌自己穿的衣物不够贵气,又嫌自己的挂的玉珏不够圆润,心思根本没有放在学习上。一回到家,便在祖母院里又摔又砸,『乱』发了一通脾气,嚷嚷着不愿再去尚书府读书,说自己丢不起这个人。
伯爵府本就盼着淮哥儿通过读书科考,入朝为官,重新撑起这个家。老太太一听孙儿闹着不愿意读书了,急了,以为他只是耍小孩子脾气,决定先顺着他的意思哄着、惯着。
期盼着等孙儿长大一些,就懂事了。
自打那以后,淮哥儿的衣制、配饰,老太太费了大银钱,一应照着侯府公子的标准去定制。心想,横竖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嫡孙,多花销一些,也是应该的。
淮哥儿这才消停一些。
随后的时日里,在学堂上,淮哥儿没学到多少学问,公子哥的『毛』病,倒是学了一身。他始终都没有认清一个事实——出身走下坡路的伯爵府,他在这学堂里,身份并不起眼,只是一个当陪衬的。
他以为,只要自己多请客,够气派,同学们便会跟他好。
今日,这个世子带了个小玉斗,明日,那个世子端着个紫金小碗……哪里是他能比得过来的?淮哥儿的攀比心理越来越重。
……
另一方面,津哥儿进了这书堂,亦过得十分不畅快,甚至有些凄凉让人怜。
景川伯爵府本就不起眼,津哥儿又是个丫鬟姨娘生的,这样的身份,让他在学堂里处处受人排挤,甚至连嫡兄裴少淮都刻意避着他。
他在学堂里,一直是个“边缘人”。
尚书府编排坐席时,特意把津哥儿安排在边角位置上,又偏又远,津哥儿总是听不太清楚夫子在教些甚么。
那老翰林也并不关注他。
津哥儿空有一颗慧心和非同寻常的记忆力,却无处使力,毕竟,自悟至少也得有人带入门。
数月之后,书堂考校,津哥儿考得并不好,被尚书府送了回来,说是,津哥儿资质不佳,学而无物,恐怕并不适宜走科考之道,建议裴老爷子还是早做其他打算为好。
听了尚书府对孙儿的评价,裴老爷子没有驳话,信以为真,将津哥儿接了回来。
幸亏,津哥儿有个好小娘,她了解自己生的孩子——津儿记东西比


相关章节: 第12章 第12章糕与粽第13章 第13章贡监第14章 第14章为政篇第15章 第15章又一年春第16章 第16章听戏第18章 第18章段知书第19章 第19章事发(一更)第20章 第20章认生(补更)第21章 第21章司徒二成婚第22章 第22章苍松倚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