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终宋 第843章 因而封之

第843章 因而封之


推荐阅读: 晚星晚星万人嫌作精和大佬联姻后傲世医尊末日萤火你是我的,命运镇木全球末世:我能无限升级快穿大佬甜又野穿梭多元宇宙的死灵帝国修仙文中的女二重生了开局一万生活费,赚下万亿身家清穿之贵妃不是白莲花

,李瑕与吴曦还有何不同?”
陆秀夫道:“吴曦自立之后,第一桩事便是在成都营建宫殿,同时派兵沿江而下,声称与金人夹攻襄阳。其自立时间虽短,蜀地军民却已不堪其乱;反观李瑕,躬节俭、减徭赋、平物价、仓廪实、法令行,得蜀民之心、亦得关陇人心。”
“躬节俭,只这最简单的一条……”
“嘘,后面的话不必说了。”
“唉,听君实兄是何意吧。”
“你们方才也说,吴曦之叛非朝廷所平定,朝廷本欲‘因而封之’,乃蜀地军民举义,诛杀叛逆。今李瑕称王,一不兴战乱,二不建宫室,精兵减政,轻徭薄赋,岂有军民兴义?那朝廷只能是因而封之。”
陆秀夫说到这里,回想着这次前来临安的经历,心中长叹。
其实,早在两三个月前当姜才投奔李瑕时,朝中诸公早已预料到这个结果,也早就知道最后只能顺势封李瑕为秦王了。
所以他陆秀夫回朝,提议迁都长安,得到的只有那空泛的回应。
越想,越让人觉得无力。
“可笑!”
忽然有人将官帽一摘,径直起身走了出去。
公房中诸人转头看着这一幕,良久无言。
“没事,他要辞官还得上表,一时气不过而已。”
“这是上不上表的事吗?”
“屈辱。”
“这就屈辱了?诸君忘了靖康之耻了?”
又是一阵沉默,新科进士中竟有人骂了一句脏话。
“靖康之耻”这四个字一出,所有人都有些无精打采起来。
“唉,披上这官袍前一腔热忱誓要中兴社稷。今日拿一叛逆都无可奈何,遑谈靖康之耻,真废物也……”
“没得意思。”
又几个官员这般说着,这次虽没摘官帽,却也径直走了出去。
他们往后大概也懒得再褒贬时政了。
随它去吧,顾好自己才是实在。
不一会儿,公房里已没剩几人。
“随他们去罢。”陈宜中道:“这等心性,便是考中进士也不过是庸才。”
黄镛随口道:“何必贬低同僚,倒显得你高人一等,以往也不这般。”
马上便有人讥笑道:“人家是平章公门下,自觉高人一等又如何?”
“我至少直言不讳,不曾暗沙射影。”
“那我便直说,陈与权你愈发像贾党走狗了。”
“总好过某些只会讪谤的废物。”
“你说谁是废物?!”
“说你又如何?!”
“都闭嘴!”
“够了,都别说了。”邓剡倏然起身,道:“议论国事,说些气话何用?”
“……”
陆秀夫默默看着他们争执、劝架,眼中思索之色愈浓。
陈宜中、黄镛当年在太学是至交好友,都是贤关六君子,也都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为何会沦落到在此斗嘴?
因为议不出结果,国事艰难,能想的办法就那多,大部分都用不了。
战或和,变革或守旧,每条路都那么难走,那必然政见不合,必然只能互相争执,换作再聪明的人来都是一样的。
就像是被困在罐子里的蛐蛐。
……
陆秀夫忽然再也不想参与这种议政了,到最后都是拿不出主意,互相消耗。
这日离开时他对邓剡说了自己这个想法。
“那君实认为该如何做?”
“我还是那个主张,盼官家振作,彰圣明天子之气度,而使李瑕臣服。”
“比如迁都长安?这比陈宜中所谓为求国而变通于贾似道门下还荒谬。满朝上下,有几人理你?”
“然而万一功成,则国家之幸甚,万民之幸甚。”
邓剡点点头,喟叹道:“话虽如此,那与其盼着官家使李瑕臣服,不如……”
“不如什么?”
“没什么……”
~~
年轻的官员们这般褒贬着时事,而朝中重臣们对李瑕称王之事虽反应平淡,对其后续影响却很重视。
西湖畔的葛岭别院中,贾似道听幕僚们商议了一整日,正在做最后的总结。
“他们必然要顺势册封李逆,谢太后那边这般说,我早便察觉出李逆的野心,有意出兵平叛


相关章节: 第838章 疑心病第839章 后盾第840章 秦王劝进表第841章 报皇恩第842章 秦王第844章 孱第845章 天子圣明人心在宋第846章 归秦第847章 农牧第848章 三五知交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