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乱明者皇太子 第二百三十章 宰相起于州县

第二百三十章 宰相起于州县


推荐阅读: 玄幻:从科技兴国开始天命反派:我在玄幻世界杀疯了[斗罗]只想做个残疾人你好,1983你好我是何雨柱浮生鬼道在漫威驱魔的魔鬼神父重生娇软女帝只想抱大腿潇潇白帝城重生2000,乖女儿被我宠上天至圣无双白刃

万民伞这个物件到底是什么出现的,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清楚。
所以,内阁和礼部慌慌张张的查典籍时,也是头疼,百姓给皇帝送万民伞的状况,竟然没有凭据可查。
但是,现在又不能拦着,拦着不让送,这个也说不过去。所以,现在王锡爵和范谦两人坐在一次都快愁坏了。
“王辅,这可怎么办呀?”
范谦虽然是礼部尚书,但这并不代表范谦对各种礼仪都熟悉无比的。他干这个官,无非就是因为朝廷有这个官罢了。
真的要考据范谦的礼仪知识,他可能还不如礼部衙门里面那些没有品级的书记吏目,所以,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范谦都快把自己下巴下的胡子给拔光了。
这道题实在是太难了!
王锡爵脸色不好看的看着范谦,“你是礼部尚书,这事你看着办。”
范谦一听这话,也要撂挑子了。
“王辅,皇上的旨意是让内阁和礼部一起查据礼仪情况的,这事不光是我们礼部的。”
王锡爵道:“说得对,现在内阁已经听从皇上的旨意把任务布置到礼部了。你现在就应该遵旨办事,把万民伞的礼仪制度快点找出来。”
范谦:“.......”
这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万历皇帝的旨意明明是给内阁和礼部的,现在内阁一推四五六,全成了礼部的事情了。
这范谦哪能吃得消?万民伞这玩意儿范谦也是听说过没见过的。只是知晓,万民伞是当地百姓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其余的,怎么回事。范谦也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所以,现在范谦也犯难了。
看着滴漏里的时间,范谦都不由得着急上火,按照现在西山皇庄到皇宫这边的时间,虽然,大队伍走的慢了些,但是,这时间上肯定不会给他太多的宽裕的。
按照,顺天府预估的时间,西山百姓到大明门最多也就两个时辰而已。而现在,还被王锡爵拉来干聊了半个时辰。万历皇帝那边还满心欢喜的等着内阁和礼部呈上礼仪规范。
这剩下的一个半时辰,哪里够呀!
范谦都快愁死了。
谷  之所以这事能让范谦如此之愁,这也都是因为他从来都没有过地方官的经历,对于这种百姓颂德的事情,他也从来没有经历过。猛然的现在把事情推到了眼前,而是还是皇帝接受百姓送的万民伞,范谦就不由得焦虑万分。
说到范谦的情况,这时又不得说一下明朝的官员选拔制度。
按照古来“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说法,按理说,高级官员们几乎都应该是有过地方执政经验的官员。可是,在明代之后,它就不是这个样子的。
明代官员的升迁,更加看重的是进士出身,比如状元,如果被钦点为状元的话,一般就会被朝廷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为从六品的官员。榜眼,探花就会被授予翰林院编修。
其余的进士如果想进翰林院就还要再考试一次,考过了就会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职位。有了翰林院的经历以后,从此人生轨迹就大不一样了。
因为,明代在英宗皇帝之后就有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潜规则。也正是因为这条潜规则的存在,明代出现了一个极为罕见的现象,那就是从状元做到宰相(内阁大学士)的竟然是历朝历代以来最多的,共有胡广、陈盾、彭时、商辂、申时行等17人。
从这个概率上就可以看出,明代对出身的看重是多么的严苛。所以,这条潜规则在无形之中就阻碍不少有真才实干的高级官员们进阶。也正是因此,很多的进士翰林他们可能一生都没出京任职过,就稳稳的一步步的走到帝国的中枢,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所以,这也导致明后期的一些改革始终会有一个局限性的问题,那就是所有的改革都是流于表面,始终没法直指本质,切中要害的解决过问题。
就比如被誉为救时宰相的张居正,他也有这样的问题,他的一条鞭法固然是增加了明朝的赋税收入,加强了对官员的考核和监管。但是,他的改革始终没有


相关章节: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三份奏折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旨嘉奖第二百二十八章 爱咋咋地第二百二十九章 万民伞第二百三十一章 平易近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千古一帝第二百三十三章 万众瞩目第二百三十四章 权力的游戏第二百三十五章 被惦记起来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