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长生 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隐患

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隐患


推荐阅读: 诡夜将行长妄河风语有经年蛮荒:开局一卷山海图录农家团宠:末世大佬美又飒重生之不负韶华美女赢家全民领主:开局签到打折神器家兄李世民我修道靠瞎练不死的我实在是太强了异甲者

小师弟一直都是关怀有加的,得知他在龙虎山,担心他会受人白眼儿,被别人轻视,李中庸还特意让陈立秋千里奔波过去给他送钱。
长生此时正在书写请罪言语,他虽然是骠骑大将军,却并无兵符,自然也就没有调动兵马的权力,擅自让这群老兵撤防,无疑属于越权,此举看似是小事,却不能省略不说,皇上身边有许多近臣,得让这些随时可以进言的近臣,包括皇上本人知道他摆的正自己的位置,知道哪些事情不在自己的职权之内。
大头辛苦跑了一趟,带回的消息自然不止这么三言两语,不等长生发问便继续说道,“大人让我询问二爷和三爷日后的打算,我也问了,他们现在左右为难,他们也知道这么拖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却也没有两全之法,若是揭竿而起,剑指长安,奈何大人又在朝中,他们总不能与大人反目成仇,兵戎相见。若是继续拖延下去,朝廷新军一旦筹建完成,势必前去平叛围剿。”
待长生点了点头,大头继续说道,“我曾私下询问过他们可有被招安的想法,二爷倒是有些动心,奈何三爷对朝廷的印象很坏,并不打算为朝廷效力,三爷手下有不少亲信好友,他们的想法与三爷是一样的,也不知道是他们影响了三爷,还是三爷左右了他们。”
长生此时已经将奏折写完,听得大头讲说,放下毛笔,仰靠椅背,皱眉叹气,此前他已经将李中庸和陈立秋一事向皇上做了说明,皇上的态度也很明确,二人犯了大罪,必须立下大功才能赎罪,而陈立秋却并不想戴罪立功,这让他很是难做。
不过他也能理解陈立秋,赵小姐的遭遇是陈立秋心中永远的痛,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可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教坊是朝廷设立的,在陈立秋看来朝廷是害死赵小姐的罪魁祸首,而且当今皇上还是洪郡王的侄子,陈立秋心高气傲,恨屋及乌,不愿为朝廷效力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陈立秋不愿被招安,长生是理解并钦佩的,换成他,他也不会委曲求全。
但是如此一来就出现死结了,不被招安就得被围剿,朝廷肯定不会派张善的那路兵马过去围剿,不管是龙颢天的兵马还是同尘的兵马,都有攻下舒州四城的能力。
不过李中庸和陈立秋也不是泛泛之辈,二人分别练成了衍生于混元神功的玄阴神功和赤阳神功,若是二人联手,便是龙颢天和同尘亲自出马,也可能被他们毙于掌下。
此外,二人还各自默记背诵了四部神功秘籍,有了这八部神功秘籍,二人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提携培养出大量的武功高手,这些人可比寻常的士兵要厉害的多。
大头看出长生在发愁,却也不能隐瞒不报,“三爷手下有许多亲信,其家眷都在城中,咱们想要网开一面放他们离开也大有难度,毕竟他们拖家带口,人数众多,咱们也不敢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他们有远迁避祸的想法?”长生出言问道。
大头尴尬苦笑,“二爷倒是淡然豁达,但三爷好像不太愿意。”
“又不降,又不走,”长生无奈叹气,“我三师兄到底想干什么呀?”
“他们的意思貌似是静观其变,”大头说道,“他们滞留不去也不全是为了自己,而是万一朝廷有朝一日做出了鸟尽弓藏之事,大人也不至于孤立无援。”
长生长出了一口粗气,二人无心被招安,自己先前好不容易为他们争取的机会就没用了。
大头小声说道,“大人,我听三爷的语气,貌似多有信心,想必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长生没有接话,他能理解李中庸和陈立秋,但二人滞留不去,的确给他增加了许多困扰。
不过易位而思,他在朝中为官,也会让二人多有顾忌,如果他没有入朝为官,二人怕是早就起兵谋反了,毕竟此时藩镇割据,大唐四面楚歌,朝廷好不容易筹建的三十万新军也不可能全部用来攻打他们。
见长生愁恼,大头出言宽慰道,“大人,事情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妨静观其变。”
长生愁恼摆手,“什么静观其变,头上


相关章节: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二百七十章 白光异类第二百七十一章 酉金所化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迹可循第二百七十三章 回返长安第二百七十五章 密宗禅宗第二百七十六章 周详准备第二百七十七章 木秀于林第二百七十八章 为官日常第二百七十九章 学习日语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