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美女赢家 第九十五章 学期展

第九十五章 学期展


推荐阅读: 长妄河风语有经年蛮荒:开局一卷山海图录农家团宠:末世大佬美又飒重生之不负韶华长生全民领主:开局签到打折神器家兄李世民我修道靠瞎练不死的我实在是太强了异甲者砯崖

吃完了饭,冉姐她们就要回酒吧了。杨景行没送,还得回学校继续编曲配器。喻昕婷也没打扰。
星期二上午,杨景行就去把《雨中骄阳》的总谱交给贺宏垂。可贺宏垂居然有《风雨同路》的谱子,说是在学校的论坛上下载的。
贺宏垂把《风雨同路》从头到尾细细的给杨景行分析了一遍,再对比《雨中骄阳》的旋律和编曲,表扬了杨景行对旋律的追求,但是在作曲手法上,贺宏垂觉得杨景行有点过于“多样融合”,导致最后作品商业化得没有了特色,仅仅是好听而以。
贺宏垂说并不是商业化不好,但是商业化是对艺术作品一个最大的限制,这会导致杨景行的作品的“好听”相当肤浅,并且生命力可能会很短暂。
事实摆在眼前,杨景行目前的几首作品在学校里流传很广,大家听起来感觉都很不错,但是没什么人对他的作品有深入研究的兴趣,因为根本没这个必要。杨景行的那些作品结构虽然稍显复杂,但是技法上依然是最基本的,旋律虽然很出色,但是追求的目的好像也只有好听而已。
拿做饭当比喻,杨景行的作品就像一盘有不少好食材的大杂烩炒饭,很好吃,但是没什么特别讲究。可是高明的厨师是不会做什么大杂烩的,他们就算拿单一的食材,也会用顶尖的技艺做出最可口和值得回味的料理。
贺宏垂的意思是要杨景行专一一点,写一些专项性的作品,更深入的去体会音乐除了好听之外的其他魅力和功效。
贺宏垂又比喻:“跟美术学院的学生一样,那些画肖像能画得跟照片一样的学生,并不一定就是好学生,因为那不是美术的最终目的,音乐也不仅仅是为了好听而已……我们几个老师都看了你的作品,坦白说,没找到思想性……除了这首合奏,还有点意思。”
杨景行说:“我还不敢想思想性。”
贺宏垂批评:“你不敢想谁能想?不要觉得自己年轻,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要表达……你用那么大的决心和努力考进学校,眼光不应该就只是这样的商业音乐。你写这样的东西如果只是为了卖钱,还不如直接找家里要。”
杨景行说会记住贺宏垂的话并朝艺术的方向努力。
星期四下午的和声课上,和李迎珍差不多年纪的龚晓玲教授突然对杨景行进行了关怀。龚晓玲对现代和声有深入的研究,可惜现在国内的音乐教育还不是特别重视这一块,所以连龚晓玲自己上课的时候都是按照学校的要求更多的讲解古典和声。
龚晓玲说自己看了杨景行的《风雨同路》,对其中的钢琴部分比较欣赏。杨景行也承认自己看过龚晓玲那两本详细讲解和声音程的专著。
龚晓玲很意外,她并没向学生推荐过自己的书,而且那几本书还是先在俄罗斯出版的,国内都没发行过,图书馆的那几套是她个人捐赠的,也没指望多少人去看。
于是第二节课上,龚晓玲突然改变了课程,把杨景行的谱子投影了后说:“这节课,我们来分析一下最接近我们的作品,看看杨景行同学这首钢琴小号合奏作品中的钢琴和弦外音和织体。”
上课的十几个人中有几个已经有了谱子,没有的就现场拷贝。骆佳倩的优盘从杨景行的电脑上取下来后就一个个传着用。
等大家都看了一下后,龚晓玲鼓励:“有人能先说一下自己对这种作品中和声运用的发现和理解吗?”
一个男学生先讲了一下杨景行作品中对位化和声的运用。这是显而易见,瞎子都看得出来,不算见解。
许学思不愧和杨景行关系比较好,看出了作品中的两处旋律加花,还说:“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骆佳倩又对杨景行丰富的织体形式作了分析,说:“我觉得他这种柱式和弦和分解和弦的交替运用虽然看起来不太整齐,但是对旋律进行有很大帮助。”
龚晓玲点点头:“都说得很好,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看法……”
姜是老的辣,龚晓玲的分析比这些大一新生深入得多,不但讲和声,旋律也顺带着分


相关章节: 第九十章 麻花辫第九十一章 新歌速成第九十二章 手相第九十三章 元旦第九十四章 晚会第一百零八章 送别第一百零九章 问答第一百一十章 绽放第一百一十一章 相册第一百三十章 游戏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