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江山图:穿越后周 第一卷 第十二章 朝会交锋

第一卷 第十二章 朝会交锋


推荐阅读: 驭兽狂妃:尊上,您要点脸!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大千真主无声宣告不死长生录重生之卖车大王梦境公馆魂穿火影:从双神威开始易国风云录天道转生奇异录天妖神谭永圣不灭

宗训注意到了王溥的神情,知道此举必是触及了谁的利益,不希望柴宗训在枢密院安插一个自己的人进去,这次在朝堂之上使些小动作,逼迫王溥出来提出不同观点,王溥情急之下也没太好的办法,只能找了这个烂理由。看来此时王溥已经与赵匡胤集团勾连,这件事就相当于赵匡胤让王溥纳的投名状。
王溥此时连头都不敢抬,正当朝堂之上面面相觑之际,魏仁浦站起来:“臣附议。”
“啊?”柴宗训真是非常意外,原来以为魏仁浦会驳斥王溥,没想到这件事居然站到了他一边,柴宗训很想听听他是怎么想的,于是问道:“爱卿高见?”
“臣昨日得闻陛下亲往臣所辖中书省内下诏,令当值的中书舍人急传招贤榜分发各地,臣以为陛下新登,当知朝事项应以规矩,尤以布告天下之类兹事体大,若出差池有损天威,应由群臣商议再做定夺。又如今日之事,枢密院掌我朝军机要务,所拔人才应层层考量,不可操之过急。此二事足见陛下求贤若渴,但不可操之过急,罪臣直谏,请陛下三思。”
柴宗训听了魏仁浦的话,觉得有些道理,尤其是“操之过急”这点,自己确实目的有些明显,如果说招贤榜是为了尽快把穿越者揪出来,那么李拱确实是想着让他给自己当个眼线,但而今才第二天就派一个政治素人过去,确实不太合适,柴宗训想了想,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于是便说:“魏相高屋建瓴,昨日我见李拱确实有些才学,故想招入朝中,确实有些唐突了,既然这样,不如就在魏相的中书省为期谋个事做,进而由魏相栽培。”
“臣领命。”改投中书省门下后,已经没有人再有意见,看来这又达成了某种利益平衡。
今天的朝会不可不谓之精彩,柴宗训没想到柴荣死后这么短的时间内,各路大臣均已纷纷站好自己的队伍,各利益集团不除,将会有更多的利益平衡制约他下一步的行动,今天必须敲打敲打群臣了。
想到这,柴宗训站起身来,在御座前走了两步说:“昔先皇在世时,整顿禁军,编纂兵书,点选锐者为上军,令我朝士卒精强,所向披靡,开拓疆域,修戍筑城;又均定田赋,发丁六万人,疏浚诸河,强令还俗,通漕运、轻赋税,奖励农耕,使我朝沃野万里,百姓日渐富足;改革科举,以消积弊,修订历法,以推新历,建国家藏书馆,自民间收回遗失孤本刊整、誊抄,集文人雅士校订音准,大兴礼乐。”
“然先帝不喜礼乐,但仍命翰林学士去撰《大周正乐》,众卿可知何故?因为先皇知道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去评判事务的好坏。朕以为先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纵有用法过严,亦是为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先皇殚精竭虑,不惜日夜操劳终英年早逝,随得道而去,却心怀遗憾,朕承先帝之位亦发宏愿完成先帝遗愿,众臣自应同朕勠力同心,若有貌合神离者,莫怪朕也学习先帝的杀伐果断。”
众臣听见柴宗训这一番杀威棒后纷纷跪地,异口同声:“臣自当与陛下勠力同心,万死不辞。”
有时候柴宗训觉得柴荣更像是一个穿越者,如果柴荣还活着他肯定会被另一个穿越者的名头自动扣在他的身上,五代第一明君可不仅仅是依靠“同行衬托”,各种后世的史书上也不吝对他的赞美之词。他唯一就是过于严苛,一改之前郭威君臣不分的作风,柴荣的管理之道就是赏罚分明、重赏重罚,这正是柴宗训目前需要的“余威”。纵然魏仁浦说的不错,凡事不可操之过急,可徐徐图之起码也是需要有话语权的。
待群臣表完忠心之后,柴宗训又宣布了几件事,第一件事是,封昭义节度使李筠母亲为二品诰命夫人;第二件事是,加封安国军节度使李继勋的儿子李守恩为侍卫步军司军都副指挥使;第三件事则是以瀛州、莫州战后恢复为名,加封王溥为瀛州、莫州刺史,其门下侍郎由副侍郎暂代。
众臣都知道,王溥这明显就是被穿小鞋了,但是并不知道其他两个无关痛痒的决定是何用意,


相关章节: 第一卷 第七章 探病李谷第一卷 第八章 地摊经济第一卷 第九章 布告天下第一卷 第十章 布袋第一卷 第十一章 生来骡马第一卷 第十三章 阳谋第一卷 第十四章 何为宋词第一卷 第十五章 教坊第一卷 第十六章 不轨于正义第一卷 第十七章 豪杰三兄弟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