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第二十四章杨门论道(二)

第二十四章杨门论道(二)


推荐阅读: 光与暗的黑龙翼离乡三千里古宅寻梦,恰似离人归七把刀传社恐领主我只想低调一点绝世唐门,从和霍雨浩换宿舍开始沈家嫡女退婚后,禁欲残王破戒了仙武神煌高山果园请公子斩妖我的分身把低武练成了仙武

王守仁
此联见《评释巧对·卷四》:“王阳明幼时,一日随父游园亭,父命此对,阳明答之。有笔无可写,有衣不能缝,亦事之相反者也。皆以草木之类为言,亦属巧思。”古代竹筒蕉叶都曾是书写的物品,而莲茎虽似笔立,但又怎么能真的用来书写呢?下联“苔衣”,泛指苔藓,称“衣”而并非是衣。稻秧似针插地,柳丝若线飘动,但此针此线岂有缝纫功用,更不能缝非衣之“苔衣”。联语借物言事,构思奇巧,写景状物,自然形象,出句反用反问句式,对句用否定句式,对仗工稳,活泼有趣。
王华笑到说:“杨小友也有趣联?”。
杨慎傲然说:“我就以秧针为题做一首诗”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山上的田,高高低低就像楼梯;山下的田,块块分割犹如棋盘。忽然一群白鹭飞过田野,点破了秧田里秧苗成片的绿色。
王守仁大笑,杨小弟化联为诗相映成趣高明、高明,我也有一首小时候的旧作。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震天地,忽然惊起卧龙愁。
王守仁小时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一直沉迷于下棋。有一天,其父王华忍无可忍,就将他心爱的象棋扔到了河里!这么个无奈的冲动性的举动,居然在儿子心灵上起到了震撼的效果。
从此,王守仁就专注于学文习武,正式走上了他的“立言、立功、立德”之路,朝着“卧龙”这个偶像逼近。父亲王华“震天地”的“炮响”,终于“惊起”了王守仁的“愁绪”,使他获得了一个极可宝贵的外力,顺利地从业已形成了的习惯中挣脱了出来。
朱厚炜站起来笑作对王守仁说道:“王大哥,听说你新婚之夜还在和道士打坐论道,把新娘子留在新房是你岳父第二天把你找回来的。你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找到理没有?好像理没有格到人都累病了。”
王守仁也是洒脱之人并没有因为朱厚炜是皇子就惶恐死守礼教。
王守仁说:“最近一段时间我比较苦恼,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那就是朱子所说,一块叫做“理”,另一块叫做“欲”。朱圣人认为“理”是存在于万物中的,但却有着一个大敌,那就是“欲”,所谓“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和准则,只要人人都遵循了“理”,幸福的生活就来了,那好处多了去了,天下安定了,世界和平了,宇宙也协调了。换在今天,这玩意儿还能降低犯罪率,稳定社会,那些翻墙入室的、飞车抢包的、调戏妇女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会统统地消失。最终实现和谐社会。
朱厚炜说道:“你是把理和欲分开来格当然想不通。当我们一提到本质时,我们便将本质与存在加以区别,而认存在为直接的东西,与本质比较看来,只是一假象。但这种假象并非空无所有,完全无物,而是一种被扬弃的存在。本质的观点一般地讲来即是反思的观点。反映或反思这个词本来是用来讲光的,当光直线式地射出,碰在一个镜面上时,又从这镜面上反射回来,便叫做反映。在这个现象里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一个直接的存在,第二方面同一存在是作为一间接性的或设定起来的东西。
当我们反映或(象大家通常说的)反思一个对象时,情形亦复如此。因此这里我们所要认识的对象,不是它的直接性,而是它的间接的反映过来的现象。我们常认为哲学的任务或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意思只是说,不应当让事物停留在它的直接性里,而须指出它是以别的事物为中介或根据的。事物的直接存在,依此说来,就好像是一个表皮或一个帷幕,在这里面或后面,还蕴藏着本质。”
“存天理,去人欲”(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因为我们把别的意识当作存在着的并直接地独立自存的事物,却只认为是构成概念的一个理想性的环节。概念常被认作思维


相关章节: 第十九章鱼吃人第二十章年终总结第二十一章大朝会(上)第二十二章大朝会(下)第二十三章杨门论道(一)第二十五章杨门论道(三)第二十六章杨门论道(四)第二十七章除夕夜第二十八章宫中定策(一)第二十九章宫中定策(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