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第二百零一章死亡陷阱

第二百零一章死亡陷阱


推荐阅读: 光与暗的黑龙翼离乡三千里古宅寻梦,恰似离人归七把刀传社恐领主我只想低调一点绝世唐门,从和霍雨浩换宿舍开始沈家嫡女退婚后,禁欲残王破戒了仙武神煌高山果园请公子斩妖我的分身把低武练成了仙武


一片噼哩啪啦的枪响声落下,距离城墙一百多米的地方又倒下了八百人。三百多中弹的清军马甲还好,两层护甲让他们保住了性命,伤口处只要取出子弹还能愈合,不算重伤。不过虽然没有重伤,那子弹也穿过盔甲射进了肉里,带着这样的伤口步行冲锋显然是不可能了。他们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捂着伤口站在原地,或者干脆就倒在了地上。
而四百多中弹的步甲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被子弹贯穿的身体喷出鲜血,像是泉涌一样往外流。力量随着喷涌的血液一起飞速的消失,除了几十个被打中手脚的没被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死,其他三百多中弹的步甲很快就死在了坑道中间的道路上。
鞑子们被打崩了。
这是怎么样的武器啊?居然能在100多米外夺人性命,而且射速这么快,数量这么多。这冲上去已经不是战斗了,这是送死。在这绕来绕去的道路上冲到城墙面前,恐怕冲到了那里清军已经死光了。
鞑子们慌张大叫,往来路逃去。他们已经失去斗志了,如今他们对城墙上步枪的恐惧远远大于他们对白甲兵的恐惧。白摆牙喇那是押阵射杀,而城墙上的火铳那是排队枪毙,其可怕程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刚刚还气势汹汹的鞑子们此时就像是一片退潮的海水,转过身去,惊慌失措地往营寨的方向逃去。
白摆牙喇射出羽箭阻止逃兵溃退,却毫无作用。
多尔衮立在战场不远处看着战场上溃下来的士兵们,脸色惨白心如死灰,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这一战输惨了,折损这么多勇士。在敌城下全军溃败,士兵们已经不敢再攻城。这恐怕是这十年来大清损失最大的一战。损失这么大,皇上不会轻饶自己,看来自己这个和硕睿亲王爵位是要被彻底剥夺了。
自己面对的是哪一支明军?怎么有这么恐怖的战斗力?
多尔衮打败过太多明军: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阿巴亥被逼殉葬。父母死时,多尔衮年仅15岁。天聪二年(1628年),在母亲死去的翌年,多尔衮就随其兄皇太极进军蒙古察哈尔部。多尔衮有战功,破敌人于敖穆楞。皇太极赐给他“墨尔根戴青”的美号,这一年,多尔衮16岁。天聪三年(1629年),多尔衮跟从皇太极从龙井关突入明朝边塞,与贝勒莽古尔泰等攻下汉儿庄,逼近通州, 接近北京。并且在广渠门外大败袁崇焕、祖大寿的援兵,又在蓟州歼灭明朝山海关的援兵。天聪四年(1630年),攻打北京的大军班师回朝,多尔衮与莽古尔泰先行,又大破明军。。
每一次遇到明军,多尔衮都能将之击败,从来没有意外的。明军在多尔衮眼里就是病夫的代名词!多尔衮从来没想过自己会遇上周四沟堡城墙上这样的明军,这些明军竟如此强悍,一下子就杀伤了满朦一千多勇士!这城墙上的军队怎么和自己见过的明军完全不同?
这是哪里冒出来的明军?
多尔衮在那里痛心清军的伤亡,而城墙上的步枪手们还在射击,他们挪动位置,开始了第四轮齐射。
漆十三放鞑子到一百米才下令射击,就是让他们逃无可逃。鞑子们在坑洞间的曲折道路上跑不快,还在步枪的射程内。第四次齐射开始了。距离鞑子的后部一百二十米,一千把虎式步枪(除了半自动机枪、狙击步枪是后膛枪,其余全部使用遂发前膛枪、火炮除了重炮也是前膛炮)吐出火舌,将致命的子弹喷向狼窜逃命的鞑子。锥形子弹击穿了他们的铠甲、头盔,又放倒了五百名鞑子。科技只要领先50年都是不可跨越的鸿沟,朱厚炜的大明已经领先300年,张彩到欧洲用的军舰是提前欧洲50年的水平,已经高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装备。朱厚炜预计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在20年后可以达到护航舰队的水


相关章节: 第一百九十六章北上支队第一百九十七章宰肥牛(上)第一百九十八章宰肥牛(下)第一百九十九章敌后武工队第二百章多尔衮的试探第二百零二章决战清风口第二百零三章木桥第二百零四章多尔衮的犹豫第二百零五章别吓着他们第二百零六章进退不得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