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第二百九十一章布防长岭山(一)

第二百九十一章布防长岭山(一)


推荐阅读: 光与暗的黑龙翼离乡三千里古宅寻梦,恰似离人归七把刀传社恐领主我只想低调一点绝世唐门,从和霍雨浩换宿舍开始沈家嫡女退婚后,禁欲残王破戒了仙武神煌高山果园请公子斩妖我的分身把低武练成了仙武

过二十里,辽西总兵刘肇基自告奋勇,仍愿率大军前往救援。不过刘肇基斩首四百余级,众将看得眼热,都愿作前锋,却轮不到他了。
洪城寿考虑再三,派山西总兵李辅明,宁远团练总兵吴三贵,率麾下精骑,前往救援,并嘱托二人不得轻敌冒进。
二人当日就到了松山,与围城清兵血战,斩首数十级,解了松山之围,飞报大捷。
二人塘报言,鞑子狡诈,援兵自杏山至松山,彼师设伏于锦州南山东冈,又有精骑伏于松山北岭,诱明军出战。不过王师不为所动,鞑贼无所趁,退回九峰山。
塘报言,王师还窥见鞑贼于松山东北黄土岭之地密密扎营,深挖壕沟,截断王师前往小凌河要地。杏山西北近女儿河处毛家沟山岭,同样驻有满清大军,九峰山上更连营密布,松山前往锦州大道,奴骑充斥,势殊猖獗。
1515(弘治二十九年)年2月20日,辽东大地还是滴水成冰。这日,蓟辽总督洪城寿,领着各官各将,监军等人,冒着严寒巡哨了杏山堡内外。
经李东亮提醒后,不论各官各将,或是洪城寿,都认为杏山北面的长岭山极为重要,因此,该山岭之地,便是各人重点巡视的地方。
长岭山在杏山西北面,离杏山堡约十里,西面过去,就是绵绵群山,一直蜿蜒到女儿河南岸。
长岭山海拔不高,坡道平缓,不过山下就是平川,有一条杏山前往松山的大道。山上树木也不多,多是荒草泥土,顶上还有一个废弃的火路墩,原是墩军了望之地,一条小道从山下大道直通墩台。
众人登上长岭山,都出一身大汗,洪城寿虽然同样汗流浃背,但仍然保持儒雅礼态,他站在火路墩之旁,从幕僚手中拿过望远镜极目望眺,叹道:“此地确是要紧,若扎一军,便可南北呼应,防止鞑贼包抄,环壕绝我。”。武威战役后朝廷给都督以上的官员都配备了望远镜和马蹄表。
赵瑞龙也点头:“长岭山北应松山堡,南呼杏山堡,控制松杏要道,位置确实紧要,此地建立一寨,必务坚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望向山的东北脚下,一条河流正从群山中流出并未结冰,可能是有温泉,眼睛一亮:“此地有河,驻军的饮水也解决了,可结坚城硬寨!”
此时朱厚燳也在山顶,身旁跟着皇家禁卫军各将,东北集团军司令韩朝、教官张忠,第一师师长李磊、教官王文峰,后勤部长兼辎重团团长齐天良、教官颜廷旭等人默默站立。炮兵师师长李大勇与参谋长李东亮轻声嘀嗒,骑兵军军长吴金龙则与三师师长陈冠宇、教官杜宇不时争议什么。
此外,宣府总兵杨光泽,大同总兵王鹏,蓟镇总兵白广年,辽西总兵刘肇基,援剿总兵左光先,山海关总兵马奎,东协总兵曹变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密云总兵唐同等人,皆率麾下游击及以上的将官随同。??还有众人的护卫亲兵,一个山顶上,尽是顶盔披甲的将官亲卫。
25岁的朱厚燳意气风发身旁还有一些随军参谋,他站在山顶上眺望原野,大地莽苍,平川丘陵起伏。举目望去,杏山堡在南面丘陵平原处,长岭山直过去约五里,平川之后是一片山地,视线被挡,否则有可能望见东面的大海。
再回头向西面看去,连绵起伏的群山巍然而立,沟壑横生,有若黄土高原,充满沧桑。
眼前这片土地,从古到今,发生了多少大事?经过十年准备,从强袭沙河堡到清风口阻击战,皇家禁卫军已经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此时朱厚燳心潮澎湃听了赵瑞龙的话,他说道:“赵监军所言甚是,本太子之意,也是在此立一硬寨,由我辎重团将士守护,若贼奴进攻,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流尽血泪。”。
他在爬上长岭山,及观看左右后,己经有了自己的设想。
紧接着阐述自己观点,长岭山西北面陡峭,又接群山,沟壑纵横,非敏捷者难以爬上,大军进攻,就不用想了。重点防线是在山的东北面,东南面两处。
这两面坡地平缓,马匹都可以直冲上山,特别山的


相关章节: 第二百八十六章宁远议敌(三)第二百八十七章宁远议敌(四)第二百八十八章激烈前锋(一)第二百八十九章激烈前锋(二)第二百九十章激烈前锋(三)第二百九十二章布防长岭山(二)第二百九十三章布防长岭山(三)第二百九十四章皇太极亲征(上)第二百九十五章皇太极亲征(下)第二百九十六章激战黄土岭(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