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第二百九十二章布防长岭山(二)

第二百九十二章布防长岭山(二)


推荐阅读: 光与暗的黑龙翼离乡三千里古宅寻梦,恰似离人归七把刀传社恐领主我只想低调一点绝世唐门,从和霍雨浩换宿舍开始沈家嫡女退婚后,禁欲残王破戒了仙武神煌高山果园请公子斩妖我的分身把低武练成了仙武

散兵线攻击的经验。
朱厚燳虽然也使用几何式的防守方法,不过颇为简陋,挖些矮墙壕沟便是。
皇家禁卫军依靠的,便是麾下敢战悍勇的战士,朱厚燳的方法虽然防护得力,但若军士不敢战,同样枉然。
而且,这种几何式防御体系,虽然看来简单,只是挖壕积墙,但涉及了复杂的土木工程,非积年老匠不可为。不过虽然复杂禁卫军工兵营、参谋部中多成都大学、成都军校毕业的工程数学人才,还是可以轻易画出图纸,然后依图施为。
赵瑞龙等诸文官深思后同样极力赞同,众人认为,依太子殿下之举,花费少,效用大,不需大修土木,只需让工兵营战士,甚至让民夫来干,挖些土,筑些墙就行,值得推广。
曹变金与王廷臣也极为心动,二人麾下防守五道岭,同样可以如此办理,他们决定等长岭山工事完结后,回去依样画葫芦。
不过,长岭山防线,需要很多火炮,朱厚燳带领的炮兵师有600门火炮,其中有50门150毫米后膛榴弹炮。
此后众人前往五道岭还有大兴堡与东青堡等处巡哨,商议设防之事,甚至还远到笔架山巡视。
此地作为大军海上粮秣运输中转之地,警戒极严,大海上不时有水师巡弋,皇家曙光公司从南洋又不断有向辽东运送军粮的船队来往。
大海波涛汹涌,海涛不时拍打在礁石上,溅起阵阵浪花,很多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官将脸上都露出惊骇的神情,连皇家禁卫军各将也不例外,大海让人豪情充溢同样也让不了解的人畏惧。
此时辽东战局,杏山,松山各堡相继解围,至于锦州,在去年十月支援断绝前,祖达萨曾遣一卒向朝廷报告,言城内粮食足以支撑半年,而柴薪则有不足的军情。
现在才过去不到四个月,祖达萨有勇有谋,城内守军不下二万,虽情报言清国大军连续不断攻打锦州,逼迫明军前往救援不过众人认为,锦州颇坚,不是清国大军一时半刻可以攻下的,当务之急,是设立防线,护住后路才是。朱厚燳用飞艇给锦州运输了足够的战略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资和过冬的柴火,满清还没有威胁飞艇的能力。
所以在一一勘测各处地形后,弘治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五日,长岭山等处防守之地,紧急破土动工,建寨设防。
在各官将巡哨长岭山后,齐天良和颜廷旭便领着工兵营还有参谋部的参谋对长岭山进行详细的勘探。
并很快制成一个沙盘,画出防线工程图纸,交由参谋部批准,朱厚燳、李东亮认为可行,当日便批复。
挖壕筑墙等烦累的工作,主要是由随军民夫丁壮,还有一些辽西当地军户进行,工兵营的战士,则在旁指导。
现在辽西各地都土地还未解冻,当地军户,自然无法种田,他们的粮草都要由后方供应。还有为了供应前线二十余万大军、民夫的粮秣物质,大明还征发了数不尽交不起役钱的民夫青壮支援前线。虽然朱厚炜的兰芳王国移民了接近两百万人,弘治年间大明人口达到一个亿,这对大明庞大的贫困人口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民夫云集到辽东前线,从关内到关外,一路络绎不绝为大军运送粮草辎重
这些民夫们,都按大明边境修边墙城堡工役价钱来算,约每日给食米银一分,盐菜银五厘,辽东没打仗的军壮也是如此按大明现在物价,一般都吃不饱,还每日累死累活的非常辛苦。
经与辽东负责转运粮秣的辽东巡抚邱民仰协调,皇家禁卫军在二十五日中午发出干活每日吃饱,每日还给银二分的号召后,就有数不清的民夫军壮蜂拥而来,到晚上时,辎重团足足收了上万干活之人,后续还有许多人闻讯拼命赶来。
这些民夫军壮,多是同乡同村之人聚成一堆,口音繁杂,九成九是文盲这是当时大明国情,辎重团教官颜廷旭也不以为意,视他们同乡同村人数多寡,以五十人或一百人一队,将他们分为一百多队。
每队中,设领队一人,队副二人,以队中有威望之人任之,


相关章节: 第二百八十七章宁远议敌(四)第二百八十八章激烈前锋(一)第二百八十九章激烈前锋(二)第二百九十章激烈前锋(三)第二百九十一章布防长岭山(一)第二百九十三章布防长岭山(三)第二百九十四章皇太极亲征(上)第二百九十五章皇太极亲征(下)第二百九十六章激战黄土岭(一)第二百九十七章激战黄土岭(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