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第三百零三章神奇的土袋

第三百零三章神奇的土袋


推荐阅读: 光与暗的黑龙翼离乡三千里古宅寻梦,恰似离人归七把刀传社恐领主我只想低调一点绝世唐门,从和霍雨浩换宿舍开始沈家嫡女退婚后,禁欲残王破戒了仙武神煌高山果园请公子斩妖我的分身把低武练成了仙武

刘永忠是宣府镇长安岭人,新军前营的一名火枪手小队长,他的家小原来都是长安岭屯堡的普通军户,在弘治十五年(1502年)鞑靼与弘治十九年(1506年)的满清鞑子入寇中,他失去了自己父母,失去了自己几个哥哥姐姐,对鞑子充满了深仇大恨。
弘治十九年那场战事后,大明全国兴起了编练新军的浪潮,杨光泽杨大帅,同样在宣府镇编练新军,在镇城各处招收青壮丁口。
刘永忠那时刚满十八岁,正当年轻力壮,人又长得憨厚老实,符合招兵需乡野老实之人的标准,顺利地成为新军一员。由于他的视力好,最后更成为火枪兵。
杨大帅爱兵如子,刘永忠一参军,就有好几两银子的安家银子赏下,随后又分到了龙门卫附近的田地近十亩。由于很多人移民到兰芳王国,空出来的土地交由各地需要编列新军各镇使用。听说几年后,自己名下更有全部田地五十亩,余者新军也是如此,这让新军战士们沸腾,人人感激涕零。
刘永忠斗大的汉字不认得一箩筐,不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他本名刘满仓,为了表示对杨大帅的崇敬感激之情,包了一份厚礼,请军中的书吏、教官将自己名字改为了刘永忠,意思便是永远忠于杨大帅之意。
据刘永忠知道的,很多新军战士同样改名,军中如忠泽,忠光之类的名字数不胜数。
加入新军两年,刘永忠剿过匪,出塞打过蒙古鞑子,由于刘永忠训练刻苦。他的火枪打得很准。立下了不少军功,从小兵荣升为小队长。不久前,他还分到一杆成都生产的早期03式后膛虎式步枪,若干发的子弹。
这是杨大帅从大同王大帅那要来的五百杆精良火枪之一,这可是闻名天下的虎式步枪,还有威劲子弹,百步可破重甲。
分到火枪后,刘永忠爱不释手,不过威劲子弹有限。所以新军营的训练中,上官只让每人打个三发,感受一下罢了。余者威劲子弹,还是要集中到战场中使用。
刘永忠随军出征到辽东他不是没上过战场,就是蒙古鞑子也杀过,不过打正牌的满洲鞑子还是第一次。虽然急切报仇,也渴望这一天的来到,不过到了战场上,还是难免有些心情紧张。
他随在军阵中,周边是连绵不绝的号鼓旌旗,随着地势,一波一波的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动。
满洲鞑子果然与蒙古鞑子不一样,他以前随军出塞打过鞑子。那些蒙古人的弓箭,在己方的火枪与战车下,毫无还手之力,只敢策动马匹,逃得远远的。
而这些满洲鞑子竟然有火炮,而且火炮非常厉害。
他进攻过程中,一发又一发的炮弹,从身旁呼啸掠过。
他就亲眼看到,一辆坚实的战车,上面铺着厚厚的棉被还有皮革。都被火炮轰成齑粉。一些车后的火枪兵兄弟,还有推车的民夫倒了大霉,身上扎满了尖利的木刺,痛苦地躺在地上哀嚎。
印象中无敌的战车,都挡不住满清鞑子的火炮。听说他们还有不少火枪,与传说中只会骑射的女真鞑子兵大为不同。
看着军中兄弟的惨样鞑子火炮不断轰鸣,小队中战士都有些不安。刘永忠大声安慰他们,说只要挺过去,鞑子火炮很快就不响了。因为鞑子红夷大炮都要散热,一般打个三发炮弹,就要停下来散热一刻到两刻钟,这个空隙是安全的。
这是刘永忠从队中杨队官那听来的,而杨队官交游广阔,认识了好几个皇家禁卫军的兄弟,他这话,又是从皇家禁卫军兄弟那听来的。皇家禁卫军是大明公认对火炮火铳使用最有心得的强军,他们说的话当然不会有错。
对皇家禁卫军,刘永忠当然不会陌生,他原来所在的长安所,就有不少皇家禁卫军在那里打过游击。听说太子殿下的爱将张羽管理的武威那边发财机会不少,有不少人都跑到武威去了就算发不到财,一口饭总有得吃。每到过年时,这些人大包小包的回家,看得没出去的人羡慕不己,听他们吹嘘武威见闻,也是心生向往。
他们还用一种纸叫交子


相关章节: 第二百九十八章激战黄土岭(三)第二百九十九章激战黄土岭(四)第三百章激战黄土岭(五)第三百零一章激战黄土岭(六)第三百零二章血路第三百零四章战地救护队第三百零五章初胜(上)第三百零六章初胜(下)第三百零七章车营显威风第三百零八章白广年溃营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