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坦荡的征途 第二章 回收鸡蛋

第二章 回收鸡蛋


推荐阅读: 大镇师新十日谈开局三千道经,我成了圣人重生年代:团宠夫妻养崽种田忙四合院:满院禽兽都死远点,滚青莲绝迹仙海逆程破月之剑凡尘炼体我要做太孙道宗禁地签到百年,我横扫诸天病娇薄爷怀里的小妖精奶A奶撩

划。
而大寨村和薛村就不一样了,这两个村均属于渭滨市东城区管辖,都是有三四千人口的大村。鸡蛋的存储量一定会很大,交通也比小寨村这三不管的地方强多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征和母亲分头行动。两个村子都不远,赵玉琴自己走土路去薛村。
陈征则是骑着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飞鸽牌自行车,前往大寨村。那时候自行车也是农村结婚‘四大件’之一。
前段时间下了几天连阴雨,路上的自行车都不太敢骑。有时候还要自行车骑人。泥泞的乡间小路,坑坑洼洼的真不如徒步前行。
天地里粗壮的玉米杆儿就像身穿绿色军装的钢铁战士守卫着家园,绿油油的叶子沙沙作响。
农村人早已摆脱了温饱问题,逐渐走上小康的道路,再过几年这条路将是平坦宽敞的水泥路面。
大寨村到了,陈征加快了脚步。
赵玉琴的娘家是村里大户,可是关系却很复杂。
赵玉琴的爷爷娶了两房太太,赵玉琴这一房属于长房;而陈征所谓的二舅赵学民则属于二房。
长房人丁单薄,只有赵玉琴和哥哥赵学勤俩人;而二房却是人丁兴旺姊妹七个。
两家如今为了祖宅已经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但是赵玉琴深明事理,四时八节从不厚此薄彼,与二房娘家人关系处的非常好。
陈征姊妹三个小时候都是在二舅家长大的,而与更亲的大舅赵学勤几乎很少交集,只因为有一个‘母老虎’般的大妗子(舅母)。
“吆!小征啊,今天咋想起来看二舅了。快,让你妗子给你倒一缸白糖水。”
赵学民身高一米八几,身材魁梧,穿着黑色布衫,一脸白花花的串脸胡看上去非常威武。看见外甥来了,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
“二舅,我想你了。”
赵学民一手替陈征拍打着身上的泥巴,一手比划着外甥的身高。
喝了一杯甜透了的白糖水,甥舅俩人坐在门墩上开始闲聊着。
“二舅,这是一百块钱您先拿着,到时候不够的话您看着先垫上。”
陈征将一百元塞给二舅,赵学民也没有推辞。
“小征啊,看见你懂事二舅心里高兴,不过你还是要以学习为主。你妈一个人拉扯你们三个不容易,有困难你妈不说你跟舅说,不要藏在心里。”
“二舅,我明白,您最疼我了。”陈征说话间眼眶有些湿润。
跟赵学民把事情谈好,陈征准备骑自行车去城里一趟。先去了解一下行情,同时跟大姐打声招呼。陈征知道大姐这几天没上班。
“别急,你妗子把饭都做好了,吃饱再上路。”
赵学民把自行车夺过来,靠在门口的桐树边,便拉着陈征回家吃早饭。
大寨村村里已经铺设着宽敞光滑的柏油路,陈征一路飞奔向三号路。大寨村距三号路也就二里路,一路上都是柏油路直通渭滨市。
据说渭滨市的交通局长是大寨人,所以大寨村的交通条件要比周围其它村好多了。出门都不带粘泥的。
老远就能听到大寨村的广播里传来二舅那粗犷的嗓音,陈征心里热乎乎的。脚下的自行车跑的更欢了。
沿着三号路骑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大姐所在的电建小区。
陈征把自行车靠在马路边的法国桐树边,锁好车锁。穿过马路,先观察一下行情。
相比于人民路以东,人民路西站这边要落后很多。小区对面是一个惠民市场,陈征所要了解的就是这里鸡蛋的价位。
“大哥,鸡蛋咋卖呢?”
陈征面带微笑的询问着卖鸡蛋的大胡子男子。男子看上去有三十多岁,头发卷起中分,红光满面的一看日子就比较舒适。身穿蓝色的长大褂,肚子和胸口上油光油光的,显然已经很久没有清洗过了。
“三块五一斤,童叟无欺。”
男子靠在三轮车上,从裤兜里掏出一包过滤嘴香烟,点燃一根,潇洒的吐出一个烟圈。
陈征不由得打量了男子一眼,农村人有钱的才抽的是一块二一包的鼓楼或者一块五一包的金猴。都是过滤嘴香烟。极大一部分人依旧抽的是


相关章节: 第一章 笑话成真第三章 小赚一笔第四章 未雨绸缪第五章 冲突第六章 买鸡蛋的女人第七章 难念的经第八章 刘老汉的眼光第九章 苗婕第十章 老虎机第十一章 人生污点(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