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四章 卫非

第四章 卫非


推荐阅读: 我成了太阳神路明非:艾尔登之王的归来在魔幻都市模拟人生的日子重生之不浪了这真不是第四天灾这才叫第九艺术天庭最后一个大佬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神秘复苏:夺取诡画开局女魔头负了我足坛最强利刃我加载了电影剧本

挂了十个月的最后一块腊排骨取下来招待自己,然后还感激周至在城里对杨和的照顾,就感觉非常惭愧。
另一个时空里,杨和最终还是回到了乡上,而自己并没有帮上好朋友什么忙。
因为一个人,一件事,周至后来过上了自我放逐,和以前的朋友同学完全断绝音信的生活,等到十年后重新联系上,感情不免已经淡了。
上一世周至最后悔的事情之一,就是没有维系好朋友间的感情,这一世,周至决定要好好珍惜。
卫非在一边开口:“要不就去我家呗。”
“你倒是大方。”周至白了卫非一眼:“我怕和尚去了天天干活,影响到你偷懒。”
卫非想不明白:“他干活我不是正好偷懒?怎么会影响到?你这逻辑关系就不成立。”
“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周至说道:“到时候你爸妈拿你俩一对比,肯定会揍你,逼着你跟和尚一样。”
“我的个天!”卫非这理科狗这才反应过来,杨和家里,他也跟着周至去过的,这小子干活那劲头,真是叫人毛骨悚然。
必须严防死守,决不能让父母知道世界上还有和尚这样的品种!
扭头对杨和说道:“那啥……要不和尚你还是别去了……”
“还是去我家。”周至拍板:“你就在我家里住,最多找个时间,我和你回去陪伯伯伯母几天。”
“你现在都这样了……”杨和有些局促。
“这就是小手术,几天就回家了。”
杨和想了想:“那我下午先过河去跟爸妈说一声。”
杨和家在白米乡,和城关镇隔着一条长江,现在还得坐渡船。
老妈端着水果回来,问道:“你们吃饭了没有?”
两人就摇头。
老妈掏出五块钱:“那赶紧吃饭去。”
周至顿时大为不满:“豆花饭才一块一个人,妈你对我从来没这么大方!”
“要你像和尚这么懂事,像飞机这样学习好,妈也给你这么多!”老妈说道:“豆花饭没肉,不得叫两个砟笼笼?”
周至瞠目结舌,那……那这俩货各自差的那一头,就……就不论了?
老妈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将钱交出去:“我也要上班,正好,带你们去吃饭。”
周至看到卫非失望的表情就偷笑,这小子之前肯定打着省钱的主意,这下泡汤了。
想从老妈身上刮剩余,我都没那本事儿,就你?!
想起之前商量的事情,又赶紧说道:“妈,寒假我想让杨和住我们家,跟我一起学习。”
“嗯好,不过要人家爸妈同意。”
杨和说道:“阿姨,我准备下午就回去,过几天就来,春节前再回去。”
“和尚最懂事了。”老妈最喜欢直接定性,不过后面补上的那句不太好:“不像我家周至。走吧,都带上点水果。”
“妈,你晚上给我带点书来!还有本子跟笔!”
“知道了!”
周至家并不富裕,只有书多。
家里面老爸最挑剔,除了长篇大部头,就只看《人民文学》和《十月》。
老妈碰都不会碰《人民文学》和《十月》,更喜欢《读者文摘》《意林》。
周至最不挑剔,基本只要有字都行,以前家里没条件的时候,十岁开始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是繁体竖排版本,十一岁开始读《鲁迅文集》。
还有父亲的一些苏联文学。
还有一套书,比上述的好读,当时家家都还保留着的——《毛选》。
去乡下同学家玩的时候,周至甚至黄历,佛经都能抱着看看。
《人民文学》和《十月》是当时全国地位最高的文学期刊,价钱也不便宜。
周至家里每月定的期刊杂志和购书,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老爸也是爱书的人,前年新华书店去香港参加图书展会,文化馆馆长的干爹打长途电话回来,问县里干部要不要笑笑生的那部禁书。
这书是香港商务书社繁体竖排影印版本,非常精美,当时就要四百多元一套,而周远江工资,一个月才不到一百。
书记华玉良在干部中统计购买人数,还要签


相关章节: 第一章 重生了第二章 新华叔第三章 杨和第五章 回家第六章 死党第七章 解题第八章 老爸第九章 老马第十章 大姑第十一章 小六姐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