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0146 学政和科举

0146 学政和科举


推荐阅读: 病娇女VS搞笑男重生小娇妻:偏执穆爷,撩爆了!开荒种田:农门辣妻有空间新型恋爱指南萌宝驾到:王妃只想赚钱养娃邪王的小祖宗被娇宠了真千金每天都忙着藏马甲惊!全京城都在吃我和王爷的瓜破军至尊重生之少年狂想战鬼吕布空降甜妻:娇娇人鱼她爆火娱乐圈

陈景恪要做的就是给士族上眼药,挑起士族和关陇的矛盾。目的是通过两家斗争,使学问全面普及。
只要学问普及了,掌握了知识的中下层自然会想办法为自己争取权力,从而打破现有的世界秩序。
浑水摸鱼,到时候他才能趁机推行改革,最终为百姓争取更多的生机。
“士族最大的优势是把控住了学问的注释权,从而掌握了话语权。”
“陛下想打击他们很简单,就是争抢话语权。想要争夺话语权,就必须要把学问的解释权从他们手里抢回来。”
“以前受限于书籍抄录困难,朝廷也没有办法。但现在有了印刷术,最大的难题就解决了。”
“以前造纸只能用藤,现在可以用竹木乃至杂草造纸,又有了粉碎机,纸张的价格数倍降低。”
“如此朝廷就可以印刷更多的书籍,把书籍以低价出售给那些‘墙头草’。”
“墙头草们虽然飘摇不定,但却能分得清谁强谁弱,谁能给他们好处。只要他们心向朝廷,士族慢慢的就会失去话语权。”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廷自己培养人才,建立从上至下的学政体系。”
“在乡、村设立学堂,教没有根基背景的良家子读书。然后在每个县设立县学,从乡学择优录取进入县学学习。”
“在州设立州学,从县学里择优录取进入州学学习。这些学生没有背景,从小接受的是朝廷的教育,他们能依靠的也只有朝廷。”
“朝廷可以越过士族的影响,直接从他们中间遴选官吏,这对士族的打击才是最致命的。”
李世民眉头微皱道:“办法虽好,可投入靡费朝廷没有这么多钱粮支持此策。”
陈景恪也很无奈,唐朝初期的税收政策他是很清楚的,不收商业税,也没有搞盐铁专营,时不时的还免除人头税。
真正能稳定收下来的税就只有地税,每年满打满算收入也只有三百多万缗钱粮。
也就是唐初采用的是府兵制,不用支付军饷。地方官也不直接发工资,而是采用的职田制度。
职田就是在每个地方划分出一定量的土地作为衙门的财产,官吏的薪水和衙门消耗皆从中出。
否则仅此两项就能把大唐的财政拖垮。
但建立学政体系却不能如此,建学校养活这么多师生消耗实在太大了,光靠划分职田很难建立完整的学政体系。
除非提高生产力,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降低培养学生的成本。
不过这一点陈景恪早就想到了,靠农业文明的生产力普及教育根本就不可能,他也没有天真到在此时的大唐搞这个。
但局部教育还是能做到的:“乡学村学短期内确实难以实现,但县学和州学还是能建立的起来的。”
“主要招收富户子弟,想读书就交钱,我相信大唐的良家会踊跃把子弟送入学堂的。大唐不缺读得起书的人,缺的是读书的机会啊。”
古代读书机会缺到什么程度呢,不只是百姓读不起书,很多大户人家也一样如此。地主家找不到一个识字的,谁识数谁就能掌管家业。
只不过穷人是读不起书,大户人家是没有渠道读书,因为读书的机会被以士族为首的文化集团垄断了。
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地主大户请酸秀才来自己家教授子女读书,这是宋朝之后才成为普遍现象的。
此时还是唐朝,教育权还垄断在士族手里。
搞义务教育行不通,那就搞商业教育。建立学堂,问地主富户收钱,让他们把子女送进学堂学习。
但凡有点远见的地主富户,都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如此就能把士族的知识垄断撬开一道缝。
下一步就是想办法提高生产力,从物资上促进社会的进步。
李世民思索之后终于点头道:“如此倒也可行,还有吗。”
陈景恪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还有就是科举制,配合学政体系,才是真正的杀手锏,能彻底终结士族时代。”
“但科举制是把双刃剑,会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
“哦?”李世民顿时就来了兴趣,道:“


相关章节: 0141 论萝莉养成0142 如此三赢0143 欺师灭祖0144 五石散0145 给士族上眼药0147 兄长最好了0148 民生疾苦0149 八字衙门朝南开0150 李泰的小叛逆0151 制服诱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