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0372 道儒结盟

0372 道儒结盟


推荐阅读: 病娇女VS搞笑男重生小娇妻:偏执穆爷,撩爆了!开荒种田:农门辣妻有空间新型恋爱指南萌宝驾到:王妃只想赚钱养娃邪王的小祖宗被娇宠了真千金每天都忙着藏马甲惊!全京城都在吃我和王爷的瓜破军至尊重生之少年狂想战鬼吕布空降甜妻:娇娇人鱼她爆火娱乐圈

这么重要的谈判自然不能只通过中间人来交流,李淳风的作用不过是给双方做沟通。
等双方都觉得条件差不多,可以进入实质性谈判的时候,才是王对王碰面的时候。
孔颖达那边听到陈景恪的条件竟然是让格物学加入学政体系,都大为吃惊。
不是这个条件太高了,而是太低了,低到了相当于是没有条件。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格物这个词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虽然陈景恪的格物学和儒家的格物不是一种东西——至少不完全相同,可他把这门学科命名为格物,首先就是对儒家的尊重和认可。
把这门学科列入学政体系,对儒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反而是道家,并不能从这件事情中获得多少好处。
虽然格物学源于紫霄观,源于陈景恪,可真的和道教没啥关系……嗯,如果炼丹也算格物的话,那还是有点关系的。
而且孔颖达作为国子监祭酒,对朝廷的动向了解更多。
他可是知道皇后用内帑的钱,在渭水河边修建了一座大型书院。很多建筑材料,直接就是从永安宫的建筑工地上搬过去的。
这座书院就是给陈景恪那个格物研究班使用的。
也就是说,格物学很快就会和紫霄观分家,到时候道教就更难从中获得甚么直接的好处了。
不论从哪方面来说,还是儒家获得的好处更大。
所以在听说陈景恪的条件之后,孔颖达非常的惊讶,然后就是将信将疑。
从李淳风那里再三确认才敢相信这是真的。
然后他马上就找到自己的盟友,儒家的其他大儒,一通商量之后大家一致决定,答应下来。
这要是不答应,恐怕儒家的先贤会从棺材里跳出来扇他们耳光。
然后众人就一致推举让孔颖达去和陈景恪谈判,最好能直接见到孙思邈。
孔颖达也同样很兴奋,他一生都在致力于复兴祖学。
只是道佛两家强大,又有士族垄断了学问的注释权,他本以为自己这辈子都没机会了。
哪知这几年风云变幻,先是紫霄观搞出了印刷术,朝廷注释版的九经大规模发行天下,有了一定的基础。
然后学政体系、科举体系的建立,更是帮助他把经典的注释权进一步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以说他一辈子的追求完成了大办,至于复兴儒家……虽然儒家是老三,可毕竟也是唯三的显学,没什么好复兴的。
但没想到就在他准备安享晚年的时候,天上又掉馅饼了。
道家向佛教发起了全面进攻,他们这个不争不抢的老三顿时就成了最终的力量,双方都在拉拢。
尤其是道教,更是开出了让他们无法拒绝的条件。
礼部。
以前的礼部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六部里面最不重要的就是它了。
可谁让皇帝把科举划归礼部管理了呢,让它一跃成为了仅次于吏部的实权部门。
掌握了礼部,不只是掌握礼法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一条稳定的做官渠道。
儒家要是真的能把礼部抓在手里,那真的离复兴不远了。
不说超过道教,起码能把佛教压的死死的。
至于为什么道教能决定礼部的归宿,而佛教不行。
原因很简单,佛教的影响力是通过信徒来实现的。
道教则不然,他们能通过孙思邈、陈景恪等人直接影响皇帝。
且道教背后还有道家在支持,而道家可是有很多人直接在朝堂为官的。
他们一起努力,是有能力把孔颖达推上礼部尚书的位置的。
而备受打击的佛教,则没有这个能力。
得到了同道们授权,孔颖达就开始行动起来。
先是派人去紫霄观送了拜帖,说想在某天来拜访医圣和陈真人,希望能得到允许。
陈景恪拿到拜帖马上去见了孙思邈。
孙思邈虽然不管道教的事情,可孔颖达本身就是大儒,且年龄也不小了


相关章节: 0037 郁闷的孙伏伽0038 逼供0369 幕后黑手0370 转移注意力0371 佛门的危局0373 戳破泡沫0374 惩罚开始0375 人间炼狱0376 温暖0377 自绝于高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