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 第71章 永乐奖

第71章 永乐奖


推荐阅读: 这里是封神,励精图治有什么用柯南之名记不二以无为名灯火人间我在雪豹当战神三国:我的召唤系统有点坑文字成精,会中文汉字的我无敌了一觉醒来竹马变男友[重生]王妃你马甲又掉了我的七个师姐绝色倾城全球游戏时代她又菜又爱撩

随着皇帝指定的日期临近,郑和府上的匠人们也越发紧张,当然不是紧张于不能完成,就算是现阶段的蒸汽机和明轮船,已经足够给皇帝交差了。
大家的紧张是参与到了一项不得了的发明之内,他们的名字或许也有机会留在史书上。
紧张于皇帝和太子会如何看待他们。
秋高气爽,朱瞻墡今日出了宫,并未往郑和府上去,而是跟着郑和一起往长江的方向行去。
“殿下,明轮船已经正式在长江上试过了,目前运行良好,长江边上我们有一座造船厂,接下来的蒸汽机厂也会放到附近。”
现在现在的郑和府上满足不了蒸汽机和明轮船的需求了,在湖上试过小船之后,现在需要尝试大船,毕竟蒸汽船可不是在平静的小湖上开的,而是要去经受大江大河还有瀚海波涛的考验。
马车停在了江岸边,这里靠着一艘巨大的宝船,郑和无不骄傲的说:“这是下西洋的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明代一丈大概3.33米,这船一百四十多米,宽六十米。
这样巨大的船,在这个时代,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建造出来,后期的养护又得多少钱呢。
而郑和的船队有62艘船,虽然不是像这艘宝船都这样巨大,但是也比普通的船要大的多,毕竟要承受大海的风浪,小船可吃不消。
朱瞻墡看到宝船的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朱高炽觉得下西洋太耗费财力了,这样的宝船要建造一艘可是太贵了,下西洋的又是按照年计算的活动,确实耗时耗力。
而且海上风浪不定,任何一艘船的损失都是巨大的,不可能一艘都不沉。
郑和下西洋每次所带之人大概两万七千之数,两万七千人等于带了接近三个师的兵力,这些人的吃穿,生活,都是花费。
在海上一漂可能就以月计算,人员伤亡,到了地方之后又不是直接搜刮财物,而且下西洋还打了几场仗,甚至还小输过一场,这些都是消耗。
第一次耗时两年,第二次两年,第三次两年,第四次也就是最近的一次是三年,耗时极其的长,但是不得不说下西洋让大明帝国扬威海外。
蒸汽机的出现可以大大的缩短这个时间,时间短了人员补给消耗就会大量的减少。
下西洋的这样的海事活动在这个年代想要赚钱只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杀戮掠夺,抢夺海量的黄金白银压舱回国,仅仅依靠当地国家朝贡的数额还有当地特产是不足以支撑这样的船队远行的。
毕竟朝贡有限的,要求超出了当地的限界,人家也不是傻子,全幅家当给你,至于香料特产,这些东西在大明确实价值不菲。
但是价值不菲的本质原因是我家没有,这东西就是稀罕物件,一旦带多了回去就会贬值,带少了又赚不了多少,总价值也是有限的。
第二种,建立殖民地,以强权奴役获取廉价的劳动力,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压榨廉价的劳动力来获取足够的回报。
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真的下西洋能赚大钱,有人说侵犯了富商的利益,但是侵犯也就意味着这些富商士族得自己有实力进行海事贸易或者海事掠夺。
那应该有大明的大航海时代,但是历史上并没有出现大航海时代。
从永乐盛世到仁宣之治再到后来的大明战神土木堡之变之前,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盛世繁华,为何仁宗上位就停下西洋?除了第一次之外,其他下西洋基本难以获得足额的回报。
以仁宗之才能,当真管不住朝廷高官和门阀氏族?仁宗短短在位十个月上来就叫停下西洋,宣宗上台又重新开始。
因为宣宗希望和他爷爷一样威加海内。
看了郑和的宝船朱瞻墡心里都打鼓了,要推动这样的宝船,蒸汽机也得造的非常巨大,对于工艺的要求就更高了。
郑和热衷于蒸汽机,就是看重了蒸汽机的可以大大的缩短航行时间,只要航行时间缩短就将大明与西洋诸国的贸易变为了可能,这样的下西洋的活动就有机会获得足额的报酬。
张三等人小跑了过来,领着朱瞻墡上了已经造好的小


相关章节: 第66章 秋意浓第67章 旁氏骗局第68章 中秋诗会(上)第69章 中秋诗会(下)第70章 二哥是个S第72章 大明飞天梦第73章 做,给朕做第74章 永乐金榜,紫金石碑第75章 蒸汽轮船(一)第76章 蒸汽轮船(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