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十章 治国如烹小鲜(2)

第十章 治国如烹小鲜(2)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坛,一切以调控、维稳为主,等自己那些谋划一一落实了,再筹谋逐一打破枷锁。
“周卿,有件事情,朕想交给你去办。”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继续道:“内阁这边,虽说朕明确了内阁人选,但是该有的约束,在朕看来也该有了。
为了起到表率作用,这内阁有的,军机处也要有,不然这件事情,周卿你不好办成。
朕打算将责任与职权并在一起。
不能说你掌权期间,遇到任何的问题或突发状况,酿成大的祸事时,除了叫科道的言官御史弹劾,自己再上疏请辞,就跟你没关系了。
周卿,你先看看朕所拟定的这份文书,责任制与追责制,具体有什么地方需要调整,咱们君臣商讨一下,到时就以你的名义递奏疏。”
周延儒眉头微蹙,顿感压力,直觉告诉他,天子所讲的责任与职权相并,责任制和追责制,只怕不是件好办的事情。
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周延儒接过了王承恩所递文书,面露犹豫之际,便翻看起手里这份文书。
大明所形成的持续性党争,并在崇祯朝造成频繁更换阁臣,有一非常重要的诱因,就在于科道的那帮言官御史,常形成弹劾风潮,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讲成黑的,失去判断的天子,再加之当事人的上疏请辞,就会出现这种局面。
原本大明的科道体系,是起到监察、规劝作用的,但最后演变成党争的一大助力,不可谓不讽刺。
“陛下,这个任期是何意?”
周延儒思绪杂乱,对崇祯皇帝拱手道:“还有这项追责制度,纵使是离任,若在其任期内所造成的,国朝将会追责,这个具体章程又是什么?”
“任期啊,就是三年为一任。”
崇祯皇帝开口说道:“内阁作为国朝的重要所在,擢升的阁臣,不能说没有干满一定期限,就因一些突生舆情,迫于压力下,向朕上疏请辞。
军机处同样也是这样。
一项政令的落实,往往需要时间来沉淀,在到一定期限后,才能见到相应的成效。
若因为这样、那样的舆情,就被迫请辞下台了,那新上任的阁臣,必然会推翻或无视原有政策,那对国朝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周延儒听到这里,眉头微蹙起来,若真是这样的话,那想联合一些大臣,发动倒某某的行动,岂不被有效遏制住了?
这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啊?
虽说军机处在天子这边,是很看重的,但于整个国朝来说,那军机处的政治地位,远没内阁重要啊。
“不过给予这样的好处,那相对应的也要肩负相应责任。”瞧见周延儒的神态变化,崇祯皇帝继续说道。
“若是在任期之内,所管事宜出现重大过错,对国朝造成严重损失,科道这边,可联合进行弹劾。
如此该惩处就惩处,该受罚就受罚。
而追责制的意思,就是在任期干满,且没有成功连任,离开原有位置,与上述责任制想通。”
崇祯皇帝给自己所定的暂稳期,是以三年为期限的,所以这暂稳期的内阁,那帮阁臣的任期,就是三年。
等暂稳期过去了,所谋划的各项部署落实,大明切实发生改变了,那后续内阁的任期,也将调整为五年一届。
若责任内阁能明确下来,对崇祯皇帝后续改革大明,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陛下,此事干系重大,若…真要推动此事,只怕会在朝堂引起风波。”周延儒犹豫再三,讲出自己的担心,当然这件事情对他没太大政治获益,其并不想过多掺和此事。
“周卿啊,朕知道你心里有顾忌,觉得会得罪不少人。”
崇祯皇帝看着周延儒,开口道:“你可知朕为何没有动韩爌吗?目的就是不想叫国朝的秩序,再继续乱下去了。
眼下大明可谓是内忧外患严重。
若是继续靠廷推,去选拔新的阁臣,就依着当下朝中的氛围和风气,只怕有用的大臣没上来,似钱龙锡、李标之流,又将推到朕的面前。
所以等内阁这边稳定了,朝局稳定了,有了这责任制和追责制,倘若内


相关章节: 第五章 钦定袁案(1)第六章 钦定袁案(2)第七章 官场大地震(1)第八章 官场大地震(2)第九章 治国如烹小鲜(1)第十一章 翰林院布局第十二章 抗清三公第十三章 驾临京营第十四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十五章 汰兵减饷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