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十一章 翰林院布局

第十一章 翰林院布局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王永光,走进文华殿,见崇祯皇帝伏桉忙碌,拱手作揖道:“臣…王永光,拜见陛下!”
“王卿免礼。”
崇祯皇帝处理着朝政,说道:“王卿此番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朕也有些事情,想与卿家相商。”
作为国朝的天官,管着大明的官帽子,这是何其重要的位置。
“陛下,臣是来规谏的!”
王永光的声音响起,叫崇祯皇帝放下朱笔,抬起头来,瞅着王永光那坚定的目光,心里不由得暗道。
真是个倔老头啊。
不用想,肯定是为中旨颁布内阁人选一事。
“韩赞周,给王卿赐座、斟茶。”崇祯皇帝收敛心神,对韩赞周吩咐道,随后撩了撩袍袖,对王永光说道:“王卿,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朕却不想听,你可知为何?”
“臣不知。”
王永光一愣,不解的看向崇祯皇帝说道。
“原因很简单,朕不想叫一个袁桉,再对国朝有过多的牵连。”崇祯皇帝眉头微蹙,盯着王永光说道。
“先前锦衣卫督办的袁桉,被抓走多少官员,且这些人,都是袁崇焕供出来的,那没供出来的呢?
自朕御极登基以来,国朝每年调拨到辽前多少钱粮,有摊派了多少辽饷,可从事实结果来看,平灭建虏事,做的已经不是差强人意那般简单了。
在时下这种局势下,王卿觉得空缺的内阁,若是行廷推之实,又将会生出多少风波,而眼下的国朝,根本就经受不住任何风波。”
王永光沉默了,崇祯皇帝所讲之言,牵扯到很多层面,尤其是袁崇焕自裁谢罪,临终前还都承认了。
“王卿,不提这些事情了。”崇祯皇帝摆手道:“你这个吏部尚书,面对当前国朝空缺不少官吏,心中有什么想法吗?
吏部这边,是否开始评选相应官员,补上那些空缺了?这件事情要抓紧办理啊,不可有任何纰漏。”
一个抗税桉,一个袁桉,叫在京官员中被搞下来一批,加之先前朝中的位置,就没补齐过,趁着现在局势还算平定,崇祯皇帝想给国朝补充一批新鲜血液。
制衡朝堂的关键是什么,就是叫合适的人,去合适的位置,不叫同一派系的官员,在某一衙署,或多个衙署独大。
“此事吏部已在议讨,不过还需要些时日。”王永光想了想,微微欠身道:“不过陛下,真要补齐朝中所缺官位,只怕要提拔一批地方官进京。”
“那就提拔。”
崇祯皇帝微微一笑道:“有王卿坐镇吏部,朕很放心,对了,翰林院这边,朕觉得人员有些少,还有些不错的官员,也该动一动了。
朕拟定了几个人选,王卿看看如何,若没有异议的话,吏部就尽快着办吧。”
崇祯皇帝抽出一份文书,递给韩赞周,叫其转递给王永光,在接过韩赞周所递文书,瞧见上面的人选后,王永光却眉头微蹙起来。
“陛下,这几人多是翰林院的编修、检讨、典籍,尤其是那管绍宁,以正七品编修,擢升为从五品侍讲学士,这是否有些……”
“王卿,这管绍宁颇有才能,当前国朝要处理的政务较多,朕在翰林院简拔些官员,也能帮朕分忧。”
对王永光的疑惑,崇祯皇帝讲出自己的想法,作为大明养才储望的地方,翰林院为官的大臣,那含金量还是很高的,若是有机会的话,多会在朝中出任要职,比如内阁,比如六部等,少数也会空降到地方去。
以管绍宁为首的这些翰林院官员,那多是克忠职守之辈,尤其是管绍宁,虽人长得丑了点,但不管是品性,还是忠诚,那绝对没的说。
原有时间线上,管绍宁可是抗击鞑清的忠臣,最后因拒不剃发投降,被汉奸杀害,其家独留一个孙子。
像这样的忠贞之士,崇祯皇帝怎会不重用呢,且日后他还会挑选一批有才华、忠诚、务实的官员,进入到翰林院中。
在接下来的三年暂稳期,没事多与这些新鲜血液交流,叫他们逐步培养成帝党的后备力量,就是崇祯皇帝要做的事情,总不能帝党只叫卢象升、孙传庭这些人撑着吧,那多少


相关章节: 第六章 钦定袁案(2)第七章 官场大地震(1)第八章 官场大地震(2)第九章 治国如烹小鲜(1)第十章 治国如烹小鲜(2)第十二章 抗清三公第十三章 驾临京营第十四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十五章 汰兵减饷第十六章 年轻好,朕就要青年才俊

也许你还喜欢: